可褒可贬话“奇葩”
本文关键词:可褒可贬话“奇葩”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大词典 感情色彩 现代汉语词典 新用法 新词义 贬义 流行语 基本含义 花朵 大众传媒
【摘要】:正"奇葩"本是风雅之词,素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然而近两年来,"奇葩"这个文雅的书面用语不仅纡尊降贵,作为口头语"开"遍了市井里弄,而且还带有了批判和讽刺的味道,大减芬芳。"奇葩"一词现在同时具有了褒贬两种感情色彩,而其贬义则成了当下的时髦用法。一、"奇葩"的基本含义"奇葩",即珍奇的花朵,通常用来形容稀有珍贵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奇葩"的释义为"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古今汉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系;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感情色彩 现代汉语词典 新用法 新词义 贬义 流行语 基本含义 花朵 大众传媒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奇葩”本是风雅之词,素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然而近两年来,“奇葩”这个文雅的书面用语不仅纡尊降贵,作为口头语“开”遍了市井里弄,而且还带有了批判和讽刺的味道,大减芬芳。“奇葩”一词现在同时具有了褒贬两种感情色彩,而其贬义则成了当下的时髦用法。一、“奇葩”的基本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霞;王福臻;;“处心积虑”须慎用[J];语文月刊;1998年11期
2 王鑫;“一塌糊涂”新义[J];语文建设;2005年07期
3 丁渝;略谈“凡例”的使用[J];辞书研究;1990年04期
4 谢质彬;;成语释疑:喧宾夺主[J];语文建设;2007年09期
5 韩敬体;;评《现代汉语大词典》和《新现代汉语词典》[J];中国语文;1994年05期
6 陈海威;扑朔迷离的“走光”现象[J];语文建设;2005年08期
7 薛蓓;;“力行节约”还是“厉行节约”?[J];语文建设;2006年01期
8 何伟;;《劝学》中“用心”注释商榷[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年06期
9 高佳;;“乘凉”义解[J];语文建设;2008年Z1期
10 张虹倩;;“社会”源流考[J];咬文嚼字;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宜平;;汉日同形名词的意义与用法差异——从“视线”和“视线”的对译来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穗芳;;关于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的设想——基于中外一些语文词典的比较借鉴[A];中国编辑研究(2005)[C];2005年
3 倪国伟;;让物理课堂充满激情[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黄生太;;《汉英大辞典》译文拾遗[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崔锡章;;从《脉经》看《汉语大词典》迭音词收录之不足[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仙花;;充分发挥学会优势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A];2007年湖南省社科联“学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论文集[C];2007年
9 俞志峰;;《汉语大词典》书证辨考十则[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叶青;;简体版古籍的字形处理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蓉;期待有“感情色彩”的幸福指数[N];深圳商报;2006年
2 邢福义;“救火”一词说古道今[N];光明日报;2007年
3 南开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 陈洪;经典汉语:正在遭遇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食用油新用法[N];大众科技报;2002年
5 赵兰英;缺钱缺人无名无利:今后谁还编词典?[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曹聪超;成语意义的褒贬转化[N];协商新报;2005年
7 李敏州;Virtual PC新用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王斌;钙拮抗剂新用法[N];健康报;2004年
9 王充;黄连素的新用法[N];人民政协报;2003年
10 魏开敏;抗生素新用法———序贯疗法[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继光;《万历野获编》词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崔泰勋;《汉语大词典》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杨俊芳;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侯月明;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西周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白云霜;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6 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陈文杰;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8 周文;《全相平话五种》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贾娇燕;《醒世姻缘传》社会称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吴先文;东汉单字为训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常谈考误》中的民俗语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邹伟林;《普曜经》词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肖术全;《朱子语类》词语考释及相关辞书书证辨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悦舟;论不同文化背景以及语境下英汉词汇的感情色彩[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海涛;近代汉语“好不X”格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丽;汉语体态成语刍议[D];天津大学;2008年
7 徐晶晶;《三言》量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晓娟;《红楼梦》词义与现代词义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喻萍;《汉书》外来词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罗晓林;《撰集百缘经》词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61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6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