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x还X”构式的衍生机制与动因
本文关键词:“比x还X”构式的衍生机制与动因
【摘要】:"比x还X"构式是在类推机制下产生的,是强势模因"比x还Y"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变体。构式中的X具有描写性、判断性和模糊性。"比x还X"构式在表达上,一般需要借助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或者借助转喻认知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句意。"比x还X"构式具有避免直白和通俗的语用价值,这是"比x还X"构式产生的主要动因。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比x还X”构式 转喻 类推 语法化 模因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百年来北京话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研究”(项目编号:10AYY005)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比x还X”构式是现代汉语中的比较范畴表达式之一。②这种结构尤其在网络语言中比较常见。该构式经常用来表达一种“超x”的意义。本文从句法功能角度分析“比x还X”构式的结构特征、语义内涵、修辞语用价值以及衍生机制和动因。一、X的词性和“比x还X”构式的句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张爱民,张爱玲,张秀松;“X比N还N”句式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刁晏斌;当代汉语中的“比N还N”式[J];语文学刊;2001年03期
4 袁毓林;;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J];中国语文;1994年04期
5 李捷;何自然;;汉语教学的模因论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皖林;“N_1的N比N_2的N+VP”句式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宣恒大;;现代汉语“名词+名词”歧义格式及其理解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肖薇;夏竞成;;语用视角下的认知转喻和语篇连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海波;李斌;王嘉灵;王帅;陈小荷;;汉英词汇隐喻属性的对比分析与互增益技术[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刘华文;;试论英汉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姜向荣;;小说语言形象变异与语境适应[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5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贤德;;学走王希杰先生做学问之路[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9 陈帅;;浅谈王希杰修辞理论逻辑结构[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胡世雄;;三一理论与国外修辞学——试谈三一理论的创新意义[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彩利;“N的V”的构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达;“名_1+的+名_2”结构中心名词省略的语义规则[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3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4 杜鹃;;模因论——唤醒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5 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6 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袁毓林;;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J];中国语文;1994年04期
8 沈家煊;;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J];中国语文;1997年04期
9 古川裕;“的_s”字结构及其所能修饰的名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10 范开泰;省略、隐含、暗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红叶;;“手”一词词义发展原因初探[J];青年文学家;2009年04期
2 谭慧;;汉语语法化及其原因的探讨[J];南方论刊;2007年05期
3 马慧;;先秦时代“得”的语法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李杰英;;浅析处置式的语法化过程[J];企业家天地;2007年01期
5 邹春玲;;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J];外语学刊;2008年06期
6 刘芳;;析言说义动词“说”的语法化[J];语文学刊;2009年03期
7 贺晓英;;语法化视角下后缀“子”的词类标记性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刘哲;;反义复合词“死活”的语法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于秒;;类词缀的发展与现代汉语的形态化趋势[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龚娜;罗昕如;;“X于”结构的语法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一凡;;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现代汉语外来词语法化研究——以“客”为个案探讨外来词中存在的语法化现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5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道明;;借代与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张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李娟;一部引人思考的理论语言学著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5 东北师范大学 彭爽;现代汉语旁指代词功能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龚丹韵;网络语言何以大行其道[N];解放日报;2010年
7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李开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部;语言学方法与方法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丹;反义复合词形成演变的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欣;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7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10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偏义复词的功能与认知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姜秀明;汉语服饰成语的转喻和隐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彦娟;转喻理解的认知基础[D];河北大学;2005年
4 王群;“手”隐喻的认知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5 王笑菊;转喻的认知语用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洪振斌;语篇连贯的转喻视角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理;[D];湖南大学;2002年
8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蕾;现代汉语否定式“把”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64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6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