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11:10

  本文关键词: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可能补语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摘要】:可能补语是汉语所特有的句法成分,是汉语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语法。可能补语虽然结构容易掌握,但其语义复杂,语用限制条件较多。因此一直是二语教学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语料,针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学习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入手,利用偏误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归纳留学生可能补语使用的偏误类型及成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对英语背景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由七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对汉语可能补语本体研究进行综述,针对可能补语的语义特征、语用特点以及目前可能补语教学情况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在汉语和英语可能义表达做基本介绍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将汉语可能补语与英语对应表达形式在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可能义表达的异同。 第四部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学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 第五部分根据调查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归纳出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习得的四种偏误类型。 第六部分对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习汉语可能补语的教学策略。 第七部分结语,本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关键词】:可能补语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12
  • 1.1 选题意义10
  • 1.2 研究方法10-12
  • 1.2.1 偏误分析方法10
  • 1.2.2 对比分析方法10
  • 1.2.3 问卷调查方法10-12
  • 第二章 可能补语研究现状12-18
  • 2.1 研究综述12
  • 2.2 可能补语的名称和分类12-14
  • 2.2.1 可能补语的名称12-13
  • 2.2.2 可能补语的分类13-14
  • 2.3 可能补语的基本结构14
  • 2.3.1 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14
  • 2.3.2 可能补语的疑问式14
  • 2.4 可能补语的语义特征14-16
  • 2.5 可能补语的语用特点研究概述16
  • 2.6 可能补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概况16-18
  • 2.6.1 外国留学生可能补语回避策略16-17
  • 2.6.2 可能补语在教学方面的研究17-18
  • 第三章 汉英可能义对比18-22
  • 3.1 汉语可能义的表达18-19
  • 3.1.1 可能补语18
  • 3.1.2 能愿动词18-19
  • 3.2 英语可能性语义的表达19-21
  • 3.2.1 肯定形式20
  • 3.2.2 否定形式20
  • 3.2.3 疑问形式20-21
  • 3.3 汉英可能性表达对比21-22
  • 第四章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调查22-26
  • 4.1 调查对象及语料来源22
  • 4.1.1 调查对象22
  • 4.2 调查问卷设计22-23
  • 4.3 调查结果23-26
  • 第五章 母语为英语留学生汉语可能补语偏误类型分析26-33
  • 5.1 结构偏误26-27
  • 5.1.1 基本结构偏误26-27
  • 5.1.2 动宾结构偏误27
  • 5.2 三类可能补语的混用偏误27-29
  • 5.3 回避使用可能补语29-31
  • 5.3.1 能愿动词“能/不能”代替可能补语29-30
  • 5.3.2 熟语类可能补语回避30-31
  • 5.4 特殊句法条件限制偏误31-33
  • 5.4.1 可能补语与“把”字句“被”字句连用偏误31
  • 5.4.2 动态助词“了”的偏误31-33
  • 第六章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对策33-38
  • 6.1 偏误原因分析33-35
  • 6.1.1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33-34
  • 6.1.2 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34
  • 6.1.3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34-35
  • 6.2 教学因素35-36
  • 6.2.1 教材方面35-36
  • 6.2.2 教师因素36
  • 6.3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能补语教学对策36-38
  • 6.3.1 加强英语与汉语的对比研究36
  • 6.3.2 选择科学的教学顺序36-37
  • 6.3.3 重视可能补语句法语义差异与语用限制的教学37
  • 6.3.4 关于教材的建议37-38
  • 第七章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化冰;关于可能补语的教学[J];安顺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2 高增霞;可能式“V得A”的条件限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毕风云;;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可能补语教学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Y冒,

本文编号:869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69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