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格莱斯的语言学贡献
本文关键词:哲学家格莱斯的语言学贡献
【摘要】:格莱斯出身哲学,但在语言学领域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以语言学为视角,对哲学家格莱斯的语言学贡献进行研究。本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基于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挖掘格莱斯的思想对后期语言学各分支的研究和发展的启示。以往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对格莱斯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其意义理论中非自然意义理论、会话含义、合作原则的理论介绍及其应用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作为哲学家的格莱斯,其意义哲学对后期语言学研究的贡献。格莱斯思想的出发点是对意义的研究,是以往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对意义研究的全新的视角,本研究建立在格莱斯对意义的深入探讨基础上,主要集中于格莱斯意义理论对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启示,体现在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神经语用学、文体学、语篇分析、实验语用学和会话分析九个方面。作为日常语言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格莱斯不仅在哲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的研究对语言学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语言学视角对格莱斯的理论进行解读可以了解这些理论对语言学中有关意义的研究给出了哪些有益的补充,以及它们在语言学的不同领域是如何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本研究还为对哲学和语言学感兴趣的研究者今后对格莱斯的研究提供新的借鉴。具体而言,本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研究对象、目标、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对格赖斯的生平研究和其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总结其研究内容。第三章:格莱斯意义理论介绍。第四章:重点分析格莱斯理论对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启示,包括形态学、语义学、语用学、神经语用学、文体学、语篇分析、实验语用学和会话分析九个方面。第五章: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发现、启示以及局限性进行总结。
【关键词】:格莱斯 语用学 意义 语言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0
【目录】:
- ABSTRACT4-6
- ABSTRACT IN CHINESE6-7
- ACKNOWLEDGEMENTS7-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6
- 1.1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Study12-13
- 1.2 Rationale of the Present Study13-14
- 1.3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14
- 1.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14
- 1.5 Methodology of the Present Study14-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9
- 2.1 Introduction16
- 2.2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aul Grice16-27
- 2.2.1 Research on Paul Grice's life and work16-17
- 2.2.2 Research on Paul Grice's theories17-27
- 2.3 Reflection on Previous Research27-29
- CHAPTER THRE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AUL GRICE'S MEANING THEORIES29-35
- 3.1 Introduction29
- 3.2 Paul Grice's Research on Meaning29-35
- 3.2.1 Background of the proposal of meaning theories29-30
- 3.2.2 Content of meaning theories30-35
- CHAPTER FOUR THE ENLIGHTENMENT OF PAUL GRICE'S MEANING THEORIES ONLINGUISTIC RESEARCHES35-52
- 4.1 Introduction35
- 4.2 The Enlightenment of Paul Grice's Meaning Theories on Linguistic Researches35-50
- 4.2.1 Morphology35-37
- 4.2.2 Syntax37-39
- 4.2.3 Semantics39-41
- 4.2.4 Pragmatics41-44
- 4.2.5 Neuropragmatics44-46
- 4.2.6 Linguistic stylistics46-47
- 4.2.7 Discourse analysis47-48
- 4.2.8 Experimental pragmatics48-50
- 4.2.9 Conversation analysis50
- 4.3 Summary50-5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2-56
- 5.1 Introduction52
- 5.2 Major Findings52-53
- 5.3 Implications53-54
- 5.4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54-56
- REFERENCES56-67
- RESEARCH ACHIEVEMENTS67-68
- PERSONAL PROFILES68-69
- LETTER OF COMMITMENT69-7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玲萍;;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喻旭东;;英语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言[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3 郜志芳;;英语教学的语用反思[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4 程英;;A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Business Letters[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5 张晋林;;英语中由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谢慧英;;中国英语学习者抱怨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现象——商务英语抱怨信函的个案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梁润生;白海瑜;;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6年23期
8 刘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礼貌原则[J];考试周刊;2009年44期
9 陶媛;;“合作”和“礼貌”在外贸函电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年42期
10 于娇娜;;论语用学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华;;语用学原则对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8[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聪;汉英商务文书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曼;Grice会话合作理论的价值与局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薪宇;礼貌原则下商务信函的互译[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敏;[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郭蔓娜;基于“会话含意”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英语谈判能力的行动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陈英卓;股票经纪人与客户会话中的礼貌策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姬;合作原则研究在中国:成就、问题及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蔡羡娥;英汉商贸书信中的礼貌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王萍;论商务信函中You-attitude的应用——以目的为核心的分析方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王惠萍;对顾曰国先生礼貌准则的批评性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2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7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