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与越南语重叠词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18 05:04

  本文关键词:汉语与越南语重叠词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 越南语 重叠词 比较


【摘要】:重叠在汉语词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包含了形容词、动词、副词等的叠音形式,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其中,形容词叠音形式的数量最多,内部结构形式多样和语用复杂构成了一个带有丰富的表达和描写系统,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越南语和汉语叠音词构造方式、语音和语义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语义方面,汉越语的叠音词大都是用来描写事物,使其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但是,同样的AA式叠音词形式,汉语表示程度加强而越南语可能是用来表示程度减弱也可能用来表示程度的加强。例如汉语说“小小”意思是“很小”,越南语“nh6”和“t9o”翻译成汉语时都用“小”来表示,当说直译为“小小”,意义为“有点小”表示程度减弱,说直译也为“小小”,意义却为“很小”,表示程度得到加强。汉语里则不存在这样的区别。 另外,越南语还具有独特的重叠形式:同一个词根可以通过重叠方式造出新的词语。例如:同样是词根(冷),当与“leo”相结合成为“是形容天气或气氛的“冷清”;当与相结合成为却多用来形容一种性格或一种表情,意思是“冷淡”/“冷漠”。语义上有着相连,但表达的对象不一样。 两国的交流越来越广,汉语成为越南的重要第二语言之一,而现在的中国学习者对越南语也越来越感兴趣。因此我们对越南语和汉重叠词进行比较是为了让学习者了解两种语言中重叠词的异同,从而使学习语言更加有效。
【关键词】:汉语 越南语 重叠词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H4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5
  • 目录5-7
  • 绪论7-13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7-8
  • 第二节 研究方法8
  • 第三节 文献综述8-11
  • 第一小节 汉语重叠词研究现状8-9
  • 第二小节 越南语重叠词研究现状9-11
  • 第四节 研究对象、范围本文使用符号说明11-13
  • 第一小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11-12
  • 第二小节 本文使用符号说明12-13
  • 第一章 现代汉语中重叠词的概述13-25
  • 第一节 汉语中重叠词的结构及语音特点13-18
  • 第一小节 AA式重叠词13-14
  • 第二小节 ABB式重叠词14-15
  • 第三小节 AABB式重叠词15-16
  • 第四小节 ABAB式重叠词16-17
  • 第五小节 A里AB式重叠词17-18
  • 第二节 汉语中的重叠词语义特点18-25
  • 第一小节 AA式重叠词的语义特点18-19
  • 第二小节 ABB式重叠词的语义特点19
  • 第三小节 AABB式重叠词的语义特点19-21
  • 第四小节 ABAB式重叠词的语义特点21-22
  • 第五小节 A里AB式重叠词的语义特点22-25
  • 第二章 现代越南语中的重叠词25-57
  • 第一节 越南语语音特点25-26
  • 第二节 越南语重叠词的分类、结构极其语音特点26-41
  • 第一小节 根据音节数量的分类法27-39
  • 第二小节 根据音节构造分类法39-41
  • 第三节 越南语重叠词的语音规律41-45
  • 第四节 越南语重叠词的语义特点45-57
  • 第一小节 双音节重叠词的语义特点45-49
  • 第二小节 三音节重叠词的语义特点49-52
  • 第三小节 四音节重叠词的语义特点52-57
  • 第三章 汉语与越南语重叠词之异同比较57-87
  • 第一节 汉语与越南语AA式重叠词之异同57-65
  • 第一小节 相同之处57-60
  • 第二小节 相异之处60-65
  • 第二节 汉语与越南语ABB式重叠词之异同65-73
  • 第一小节 相同之处65-68
  • 第二小节 相异之处68-73
  • 第三节 汉语与越南语AABB式重叠词之异同73-76
  • 第一小节 相同之处73-74
  • 第二小节 相异之处74-76
  • 第四节 汉语与越南语ABAB式重叠词之异同76-80
  • 第一小节 相同之处76-78
  • 第二小节 相异之处78-80
  • 第五节 汉语A里AB式和越南语A-o’/aB之异同80-87
  • 第一小节 相同之处80-83
  • 第二小节 相异之处83-87
  • 第四章 结论87-95
  • 第一节 本论文的总结87-91
  • 第一小节 各类重叠模式的相同点87-88
  • 第二小节 各类重叠模式的相异之处88-91
  • 第二节 一些建议91-92
  • 第一小节 从教的角度之建议91-92
  • 第二小节 从学的角度之建议92
  • 第三节 余论92-95
  • 参考文献95-99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99-101
  • 致谢101-103
  • 索引103-105
  • 个人简历105-1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绍林;;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AABB式形容词读音的判定标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黄奇;;浅论越南语中叠音词现象[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02期

3 马新美;;论叠音词的修辞效果[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禹和平;汉语词语AABB重叠式再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5 许俊芳;;汉语中A里AB式形容词摭谈[J];集宁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6 黄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ABAB式[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杨振兰;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J];齐鲁学刊;2003年04期

8 邵敬敏;;ABB式形容词动态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1期

9 姚占龙;;同根ABB式状态形容词及其量级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10 王华;;动词重叠式的深层语法意义[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873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73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3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