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研究与反思:“信达雅”翻译理论新辩

发布时间:2017-09-18 18:37

  本文关键词:研究与反思:“信达雅”翻译理论新辩


  更多相关文章: “信达雅” 原意 现意 新辩


【摘要】:严复的"信达雅"译论是中国100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传统翻译理论,但在西方译论快速发展的今天却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和挑战,译界对其不同的认识虽有利于中国译论的丰富和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翻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认识上的混乱。对此,文章分析了多位学者对"信达雅"理论的研究情况,考证了"信达雅"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状况,进而结合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现代翻译理论,剖析了"信达雅"的原意和现意,指出了"信达雅"在当代翻译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信达雅” 原意 现意 新辩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中国有记载的翻译理论恐怕应从佛经翻译开始,到严复的“信达雅”可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1]。之后,为了探寻翻译的科学标准,译界学者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又相继提出了刘重德的“信、达、切”、许渊冲的“美、化、之”、黄药眠的“透、化、风”、郁达夫的“学、思、得”、金杽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涛,邓志勇;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观、语言观与交际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9期

2 周煦良;;翻译三论[J];中国翻译;1982年06期

3 杨自俭;对译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新认识[J];中国翻译;2000年05期

4 崔永禄;翻译理论教学与研究中的开放态势[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5 丁万江;第十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汉译英参赛译文评析[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勤;;蔡元培翻译观的认识论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祝丽丽;;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和翻译之后的角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3 张万敏;;从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翻译的可译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4 袁晓红;;汉语中文化限定词的英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王荣梅;;论诗歌翻译[J];成才之路;2010年14期

6 张翠玲;;中国翻译考试现状分析及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7 周彦军;何春霞;;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李加强;;多元视野下中西诗学意象翻译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群群;;再论严复政治思想的转变——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武云;严复晚期旧学观探析[J];东岳论丛;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元刚;;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和追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洪涛;;从此岸到彼岸的反拨与超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研究范式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6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苗;权力话语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章峗;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肖斌;严复国民政治价值观近代转型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正林;论章太炎的三重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会然;当前中国内地翻译机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易俊;自由的追寻[D];湘潭大学;2011年

8 黄仕梅;从译者的主体性看朗费罗A Psalm of Life的三个中译文[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锦;基于目的论的严复《天演论》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付翠;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自俭;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J];现代外语;1996年03期

2 邓志勇;语境、修辞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焕英;“名副其实”的原意是什么?[J];汉语学习;1997年03期

2 赵秀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可贵探索——读沈苏儒近著《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王振平;翻译标准和“信达雅”[J];外语教学;2000年01期

4 张奎武;“统摄原意,,另铸新辞”及其它[J];外语学刊;1994年05期

5 鲁非;纪晓岚巧释“老头子”——漫谈曲解与幽默[J];阅读与写作;2000年01期

6 耿莹;信封上“缄”字的来历[J];语文知识;2005年08期

7 饶祖天,饶春鸣;文章的意义系统[J];上饶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8 贾玉成,刘开亮;美学视野中的“信达雅”[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张志远;;在继承中求发展——浅论翻译标准“信达雅”[J];文教资料;2009年15期

10 冀磊;;中西翻译标准之“信达雅”与“目的论”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泽文;;活性阅读教学激活创新精神的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王乐天;;浅谈世界语儿童文学的翻译[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鹏程;研究“研究”[N];铁岭日报;2006年

2 严敏;关于外国影视翻译之探讨[N];文汇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徐 英;“PK”是否该在媒体上被“PK”掉[N];中国商报;2005年

4 王天兵;西文自有宗师妙、汉译难观对属能[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郭宏安;“一句挨一句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福建中医学院 彭榕华;“蛊”字小解[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邢旭东;“救市”成今年最热门词汇[N];经济参考报;2008年

8 潘湘生;成语“买椟还珠”辩伪[N];光明日报;2000年

9 宋玉柱;“从俗从众”≠“从错”[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刘永耕;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一例[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亚玲;翻译研究的伦理层面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孙际惠;严复翻译中的文化倾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志红;有意误译的阐释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6年

4 姚亮生;建立传播学的翻译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谢红月;试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秀琴;《左传译文》献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殷丽霞;论新闻标题中对句对联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77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77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5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