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英对称性动词组合形式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1:15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英对称性动词组合形式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 现代英语 对称性动词 组合形式 语料库 语义 句法
【摘要】:无论是在汉语或是英语中,动词作为“句子的中心、重心、核心”1,,在句法结构及交际功能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称性动词”这一术语是朱德熙先生在其《语法讲义》(1982)中讨论连介兼类词时首先提出来的。在现代汉语中,作为动词的一个特殊聚合小类,到目前为止,由于学者们着眼点、分析方法、使用术语的不同,对这类动词聚合还没有形成涵盖面全、层级系统清晰完善、对外排他、对内无遗漏的次类划分系统;传统研究也基本上是针对该类动词聚合的某个侧面、某一角度进行描写,辅以大量实例对这类动词前后组合形式、语义特征的详尽描述还未有涉及。在现代英语中,也同样存在这类动词聚合(ReciprocalVerbs)。早在1924年,丹麦语言学家Otto Jespersen在其巨著《语法哲学》中就用专门一节(Reciprocity)论述了该类语法现象。由于两种语言非同一语系,其动词的结构、与前后成分的组合形式、所关联的语义对象都存在巨大差异,这在对称性动词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而涉及英汉对称性动词的组合形式调查研究还未有人涉及。 本文以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语料依据,佐以大量实例,分别考察汉英对称性动词在句子组合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处理现代汉语对称性动词时,本文将首先在语义、句法这两个层面上对该类动词进行界定;其次,通过对语料库中大量实例的具体分析,再通过“语义场”、“配价理论”、“移位理论”等,从语义、句法两个角度分别对汉语对称性动词与其所关联的论元对象之间的组合形式进行描述,同时讨论该类动词聚合系统内部次类划分问题。在现代英语对称性动词中,选择与汉语对称性动词所对应的26例,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具体分析,对其与前后论元的的组合模式进行探索和归纳,初步分析其产生与汉语对称性动词不同特点的条件和原因。
【关键词】:现代汉语 现代英语 对称性动词 组合形式 语料库 语义 句法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H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致谢7-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的提出10-11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11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理论11-14
- 1.4 目前对称性动词研究的概况14-18
- 1.5 本文研究的语料来源18-19
- 第二章 关于汉语对称性动词19-22
- 2.1 对汉语对称性动词的界定19-21
- 2.1.1 从语义角度来看19-20
- 2.1.2 从句法角度来看20-21
- 2.2 对汉语对称性动词的整理21-22
- 第三章 汉语对称性动词的分类、组合形式及其次类系统22-107
- 3.1 对称性动词的分类及其句式组合形式的考察22-105
- 3.1.1 语义角度22-103
- 3.1.1.1 自身语素义22-101
- 3.1.1.1.1 争斗性对称性动词22-38
- 3.1.1.1.2 联合性对称性动词38-62
- 3.1.1.1.3 商谈性对称性动词62-72
- 3.1.1.1.4 相互性对称性动词72-95
- 3.1.1.1.5 竞争性对称性动词95-101
- 3.1.1.2 关联语素义101-103
- 3.1.2 “语义—句法”角度:配价语法103-105
- 3.1.2.1 二价对称性动词104
- 3.1.2.2 三价对称性动词104-105
- 3.2 对称性动词次类系统的整理105-107
- 第四章 汉语对称性动词关联的名词性成分数量及形态107-110
- 4.1 数量关系的分类107-108
- 4.1.1 只关联两者107
- 4.1.2 关联两者或两者以上107-108
- 4.2 对称性动词主语的形式和结构108-110
- 第五章 汉语对称性动词范畴、句模及特殊句式110-117
- 5.1 汉语对称性动词的范畴110-112
- 5.2 含对称性动词的基本句式模型的抽离112-116
- 5.2.1 语义角度不同类型的句模变体112-114
- 5.2.2 配价语法角度不同类型的句模114-116
- 5.3 含对称性动词的特殊句式116-117
- 第六章 英语对称性动词句式的语义及句模117-132
- 6.1 英语对称性动词句式的语义剖析117-130
- 6.1.1 V_对只关联两者118-121
- 6.1.2 V_对关联两者或两者以上121-130
- 6.2 含英语对称性动词句式模型130-132
- 第七章 汉英对称性动词的初步对比132-136
- 7.1 英语对称性动词的主语所涉及的数量关系132-133
- 7.1.1 只涉及两者132
- 7.1.2 涉及两者或两者以上132-133
- 7.2 汉英对称性动词带宾语133-134
- 7.2.1 汉语对称性动词宾语的类型133
- 7.2.2 英语对称性动词宾语的类型133
- 7.2.3 汉英对称性动词的及物性133-134
- 7.3 汉英对称性动词的范畴134-135
- 7.4 小结135-136
- 结语136-139
- 参考文献139-142
- 附录 1:现代汉语对称性动词词表142-150
- 附表 2:本文所选的现代英语对称性动词1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灵舒;;英汉语法对比分析——英汉动词用法比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陆俭明;;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管见[J];国外语言学;1989年02期
3 陈祖荣;浅谈动词的分类问题[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丁婵婵;;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理论的西方哲学渊源[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5 罗秋月;现代汉语动词再分类问题初探[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89年02期
6 熊英;;现代汉语词类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的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1991年01期
8 胡明扬;基本句式和变式[J];汉语学习;2000年01期
9 卢福波;复指动词的语义类别与句法组合关系[J];汉语学习;1994年03期
10 罗德真;略论西方语义场理论在汉语语义学研究中的借鉴[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894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9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