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楼吴简字词札记
本文关键词:走马楼吴简字词札记
【摘要】:走马楼吴简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一定数量难能可贵的崭新而真实的同时材料。对其进行语言研究,有助于吴简的进一步整理利用,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古文献的阅读理解,对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考察,发现:作为官方登录户籍的固定用语,"口食"表示"家口"的用法出现得虽比"食口"早,但最终为后者所取代;秦汉时期,高年女子一般称作"大女",到晋代,"老女"之类的称呼才在简本、纸本户籍中大量出现,因此,吴简中"大女"、"老女"交互使用的现象十分独特;先秦到三国时期,"户人"充当"一户之主"义在各类典籍和文书中经见,后来为"户主"一词取代,"户人"一词则发生意义转移,泛指"一户之人"、"一户之民"。
【作者单位】: 中华女子学院对外汉语系;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三国史 上古汉语 中古汉语
【分类号】:H13;K877.5
【正文快照】: 走马楼吴简真实地记录了三国时期孙吴基层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研究三国乃至东汉、魏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大宝藏。同时,作为语言材料,尤其是作为三国时代的同时语言材料,其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古汉语的真实面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近来研读吴简,积累了一些字词方面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江影;;土拐话人称代词浅探——兼论上古汉语是否有格的变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郑作广;;上古汉语系词问题的思考与探求[J];河池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3 蒋敏;一个有待重加探讨和限定的古代汉语理论[J];皖西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 侯玲文;;汉语朝鲜语“邑”“默”声系对应词考证[J];语言研究;2007年01期
5 徐世梁;;从音变过程看上古汉语与藏语的元音对应[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1期
6 汪大明;;上古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无标记转指[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肖永凤;;上古汉语状中偏正结构的特殊性[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8 王为民;张楚;;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确定元音音位的方法商榷[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9 李瑾;;《周易》古经兼类词及其语义关系研究[J];语文学刊;2009年15期
10 康忠德;;上古汉语反义词的历史演变[J];理论观察;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朱轶;;《说文解字》“田”部字小议[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华东;;从闽南话复合词“同素异序”现象论汉语的类型学特征[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余光煜;;说“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齐林;;汉语系词“是”的研究综合论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副词[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姚春花;张国平;;“毋吾以也”释义商榷[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8 李冬英;;《尔雅》标点二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罗智光;;试论古无次清音[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力戒望文生义[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汪维辉;古人如何“吃饭”[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赵志研;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李亚明;《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坐标[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林华东;闽南方言的流播与闽台文化认同[N];光明日报;2010年
6 河南平顶山市二中 李晓红;中古汉语副词“分别”的虚化[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杨作玲;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呼叙利;《魏书》复音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大学;1997年
5 国一姝;基于通假字的上古声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凡;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胡晓东;瑶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亚蓉;《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陈静;《史记》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曹凤霞;古代汉语标记被动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李娟;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达正岳;上古汉语数量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渠佳敏;上古汉语声调研究述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倩;从几组同义词的辨析看上古汉语词汇意义对句法功能的制约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成;上古汉语三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丽;上古汉语颜色词概述[D];四川大学;2007年
7 孙冬妮;上古汉语助动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毛志刚;上古汉语因果连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赵岩;几组上古汉语军事同义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琳;《礼记》成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4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9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