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民族语言广播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1:15

  本文关键词:民族语言广播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语言广播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民族交融


【摘要】:民族语言广播从诞生之初就担负着国家认同的使命,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功能转型的需求。在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各民族的发展现状下,强化国家认同的现实考虑是以经济交融促进民族交融,以文化认同促政治认同。因此民族语言广播的发展也应由宣传型的政治认同为主转向服务型的文化认同为主,由宣传变为交流互助平台,助力国家认同的战略目标。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中心;
【关键词】民族语言广播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民族交融
【基金】:国家广电总局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广播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2;G220
【正文快照】: 民族语言广播全称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指的是以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为播报语种的广播频率。回溯历史,我国民族语言广播一路走来,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为信息传播宗旨,早期对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树立起到了正面宣传的效果;中期在改革开放之初,凝聚人心、稳定社会,起到了组织动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文;;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J];理论界;2006年01期

2 郎樱;;少数民族语言的民俗表达与民族认同[J];文化学刊;2007年01期

3 唐莹;郑祥燕;;酒店名称中的文化认同[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苏晓龙;;浅论中文语境中的国家认同[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5 王舒婧;;英汉交际中的文化冲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刘媛媛;;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探析多语环境下的语言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宋银秋;;语言意识形态与民族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

8 张思洁,张柏然;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认同思辨[J];外语研究;2003年02期

9 谢俊英;;中国不同民族群体对普通话的态度差异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3期

10 梁琦秋;;模糊修辞的叙述模式——语境、审美意图及文化认同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雪英;;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进才;;语言共同体的形成与方言、土语的规训——共和国初期的语言规划与作家语言观念和创作实践的新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锐;民族语文政策与民族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杨凯;当中文成为“就业王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周振鹤;从方言认同、民族语言认同到共通语认同[N];文汇报;2008年

4 王德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如何塑造“国家战略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 方平 何映宇;方言,,存在与消亡[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于茂芬;华裔应把握机会推动中文教育[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7 郄建业 周莹;假道伐虢[N];中国包装报;2006年

8 苍海;曲中杂音:谈汉语文本中不和谐的字母词[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韵;传播规范的语言是我们的责任[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潘石;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覃志强;“用新识古”策略下的古壮字信息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瑾;民族认同的语用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宝研;语言·民族·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朱莉;文化认同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动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4 刘亚丽;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认同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秀渊;从文化视点看西方霸权[D];浙江大学;2008年

6 汪蕾芳;认同与翻译[D];外交学院;2005年

7 唐倩;中亚伊斯兰学生汉语教学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白艳飞;莫旗多语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刘莹;跨文化语用视角下的动态语境与意义的构建和理解[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彭静;阳朔高田镇的语言传承、文化交融与人文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97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97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9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