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学习者常见汉语频率副词的习得偏误考察
本文关键词:越南学习者常见汉语频率副词的习得偏误考察
【摘要】:本文对以越南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频率副词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借此发现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学习者及对外汉语教学者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 红河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关键词】: 频率副词 偏误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频率副词如“还、再、又、也”在汉语里是高频词,又是词汇等级大纲里规定掌握的甲级词,而外国学生在使用时却常常出错。本文首先从意义、用法两个角度对汉语和越南语中频率副词作简单的对比,观察其意义、用法、搭配及入句条件等方面有何异同,为考察越南学习者的习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鲁洁;;从对等的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语翻译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吴璇;;疑问代词“什么”向感叹标记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王硕;;简析词与短语的区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5 武慧慧;;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学生语言偏误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丁崇明;;韩国汉语中高级水平学生语法偏误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脱傲;;时间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语义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刘璐;;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示否定用法的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9 封帆;;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慧晶;;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应注意的几个词义处理问题[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罗燕萍;;浅析现代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廖正刚;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春相;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成;现代汉语疑问句习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宇炫;泰国中学生汉语使用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佳;印尼留学生11类有标转折复句习得顺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盈新;中高级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白克宁;越南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宣予;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罗芳玲;汉语和老挝语句法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李俊丽;留学生存现句习得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志军;基于认知的现代汉语双宾句式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艳;马云静;;留学生单音形容词使用偏误研究[J];才智;2011年02期
2 顾英华;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赖鹏;;汉语能愿动词语际迁移偏误生成原因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4 顾英华;第二语言学习者语法偏误分析及维汉语言对比[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施雯;;汉语语音特点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7 杨林;高明扬;;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量化及成因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黄志蓉;王春蕾;;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补语偏误原因及教学对策[J];语言与翻译;2009年03期
9 关执印;;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偏误类型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海艳;马云静;;对外汉语教学中单音形容词的教学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卫花;曹文;;日本人产生普通话r声母和l声母的音值考察[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洁;宋柔;;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偏误标注方法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5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斌;马志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小海;;学习者语料库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彦;;德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志红;;“修辞学”里学修辞——谈谈《汉语修辞学》(修订本)“思考与练习”的特色[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尔东;新型实用的普通话教程[N];太原日报;2006年
2 周玮;在世界范围内弘扬汉字文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3 范谷枫;普通话教学之我见[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4 芮东莉;译介工作:永远的桥梁工程[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成铭;汉语和英法德等10种外语互动学习平台建成[N];光明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齐沪扬;汉语国际推广需要语言文字规范化[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7 李淑娟;从兴趣和需求出发是最重要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焱木;“奥运汉语”巧妙展示汉字文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学 胡润文;浅谈篇章的过度学习[N];甘肃日报;2009年
10 崔希亮;争取汉语在国际上的话语权[N];经理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彬;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8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蒋荣;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互动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效应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蓉若;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还是”偏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鸿雁;基于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单音形容词习得偏误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梁恩正;“看”、“见”对N的语义选择及二语习得中的偏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柳俊琳;母语为粤语的普通话学习者学习偏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文成;越南学生汉语“是……的”句式的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邓秀芬;印尼棉兰华裔和非华裔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比较[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催勤;印尼留学生动态助词习得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林蔚;汉语“量+名”结构及其偏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张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0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0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