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7-09-22 09:30

  本文关键词: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接触 汉语方言 港式中文 香港社会语言学


【摘要】:华洋杂处的香港在开埠超过一个半世纪以来见证了不同类型的语言接触。粤语与英语目前处于"浅层高度接触",英语向粤语输出了大量借词,但对粤语语法没有丝毫冲击。客家语、闽南语与粤语经历了"深层接触"后,语音、词汇乃至句式都受到一定影响;香港华人转用粤语后,可能会把某些语言元素带进粤语。回归后普通话及一些南亚语言进入了香港社会,前者与粤语属于"浅层接触",后者与粤语则主要是"表面接触"关系。
【作者单位】: 香港大学;
【关键词】语言接触 汉语方言 港式中文 香港社会语言学
【分类号】:H109.4
【正文快照】: 一、语亩接触 语言接触在人类历史上比比皆是。无论是远古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或是近代香港岛的华洋杂处,当两个不同民族之间发生了深刻的往来,语言接触必不可免。本文视香港为语言接触的实验室,因为从1841年起至今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香港人口由几千人猛增至七百万以上;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自群;;“著(着)+处所词”在共时平面中的两种句法位置[J];汉语学习;2007年05期

2 盛益民;;论“脖”的来源[J];语言研究;2010年03期

3 罗自群;;从语言接触看汉语方言“哒”类持续标记的来源[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4 吴永谊;;论榕江侗语对当地汉语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周磊;乌鲁木齐方言借词研究[J];方言;2004年04期

6 陈保亚;;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马丽;;语言接触视角浅谈新疆维吾尔族语言特色[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3期

8 王希杰;;语言接触和语言的演变及其规律——兼评《新疆的语言状况及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7年04期

9 孟万春;;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的变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严春艳;;白话为主 多语并存——浅论百色市右江区白话及语言接触(一)[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梦冰;;汉语方言及其调查研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余京辉;;港式中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及培训策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钱奠香;;汉语方言常用词“拉”“拿”的共时分布特点和语源分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丽;;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饮食词语之命名理据研究[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游汝杰;;汉语方言竞争力比较(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曹志耘;;汉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7 曹志耘;;生存还是消亡:汉语方言面临的抉择[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徐时仪;;略论语言接触与文白转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陈保亚;;全球化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多语现象和多语制研究——建立语言遗产保护和多民族互协共存的科学依据[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10 陈原;;在文化背景接触下进行的语言接触——社会语言学札记[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海涛;尽快制定保护汉语方言政策[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周耀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汉语方言统一路径:从“书同文,文不同音”到“文同音,语同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甄达真;鄂尔多斯汉语方言的收集整理者:栗治国[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4 邹启宇;语言是无须“保卫”的[N];南方周末;2010年

5 陈荣岚;汉语方言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N];文艺报;2004年

6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先生”可以自称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刘茜;《汉语方言地图集》填补语言学空白[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蓝武芳;广西方言的文化生态[N];广西日报;2005年

9 李方清;女书就是妇女使用的文字[N];湖北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宏宇;我国语言学的基础性工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覃东生;对广西三个区域性语法现象的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晓梅;广西融水诶话声调形成的优选论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9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竣;峨山汉语方言实词词法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吴玉萍;浅析建水汉语方言语音对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影响及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珂;湖南省茶陵县下东乡方言的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宁英娟;汉语方言义项及其变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胜祥;汉语方言义项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唐龙;从汉达壮语词汇看汉壮语的接触[D];广西大学;2007年

7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邵大艳;汉俄语言接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毛毳;榕江汉语方言研究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马娜;语言接触与文化交融[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00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00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3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