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高级韩国汉语学习者同形语素义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06:05

  本文关键词:中高级韩国汉语学习者同形语素义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形语素 语素义 韩国汉语学习者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关于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也从未间断过,目前学者们的建议是充分利用“语素”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汉语词汇是以语素为基本构成单位的。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在现代汉语中,多音节的语素比较少,大多是单音节的,形式上写作一个汉字。它们有时可以独立成词,有时候则需要和其它语素组合成词,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有意义。因此汉语语素可以根据形、音、义关系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这给韩国汉语学习者带来一定的优势。因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促进汉语学习是韩国汉语学习者尤其要注意的地方。到目前为止,韩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时最常用的方法是仍然是整体记忆法。由于他们对“语素”缺乏基本知识,他们习总是盲目、快速地死记硬背词汉语生词,从而他们很容易产生“高原反应”,语言能力停带不前。因此,韩国汉语学习者们亟需一套既符合汉语词汇特点、又适用于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在促进韩国汉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方面,利用“语素”进行教学非常有效。对此中韩两国的学者们做过许多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选取“同形语素”作为考察对象,考察中高级水平的韩国汉语学习者对此类语素意义的掌握情况。本文是把汉语的“同形语素”分为三种情况进行考察的,即“同形同音意义相关语素”、“同形异音意义无关语素”和“同形同音意义迥异语素”。其中,“同形同音意义相关语素”指的是字音一样、意义有联系的语素,考察的是学习者对“单音节多义词”中义项义的分辨能力;“同形异音意义无关语素”指的是字一样、音、义都不同的语素,考察的是学习者对“同形词”的分辨能力;“同形同音意义迥异语素”指的是字、音一样、但意义迥异的语素,考察的是韩国学习者对汉语中保存的一些古词语语素义的掌握情况。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中高级水平的韩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语素义的掌握情况,希望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在哪些方面掌握得好,在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并分析原因,总结出规律,最后提出一些韩国学生应该如何利用语素学习汉语词汇的建议。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从词汇教学和语素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概括介绍了中国国内和韩国的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的现状。第三章的内容包括问卷设计、被试的情况、调查过程等等。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是“同形语素义”;问卷把同形语素分三类,即:“同形同音意义相关语素”、“同形异音意义无关语素”、“同形同音意义迥异语素”,一共30个题目;调查采取纸笔测验的方式,以中高级韩国汉语学习者为被试,考察了中高级韩国汉语学习者对于语素义的掌握情况。第四章为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从多种角度分析了正确率高或低的原因,还概括了本次研究的结果和不足之处。第五章是学习建议,对以上的三个部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学习建议。本次研究表明:第一,韩国学生的语素掌握能力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第二,三个部分中“同形同音意义迥异语素”部分是韩国学生的弱点。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来自古汉语的一些词的意义掌握得不好。本文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对外汉语语素教学研究,特别是针对韩国学生词汇教学研究所有帮助。
【关键词】:同形语素 语素义 韩国汉语学习者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引言12-15
  • 0.1 选题的缘由12-13
  • 0.2 研究方法13
  • 0.3 研究的意义13-15
  • 第一章 研究综述15-32
  • 1.1 词汇学习的重要性15-16
  • 1.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法16-18
  • 1.3 语素教学法18-26
  • 1.3.1 汉语语素18-21
  • 1.3.2 汉语语素的类型21-22
  • 1.3.3 汉语语素的特点22-24
  • 1.3.4 汉语语素教学法24-26
  • 1.4 韩国的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26-30
  • 1.4.1 韩国国内汉语词汇教学现状26-28
  • 1.4.2 韩国国内汉语词汇教学研究28-30
  • 1.5 问题的提出30-32
  • 第二章 问卷设计及调查32-35
  • 2.1 问卷设计32
  • 2.2 同形语素的来源32-33
  • 2.3 被试33-34
  • 2.4 实验过程34-35
  • 第三章 问卷统计与分析35-49
  • 3.1 调查结果统计35-38
  • 3.2 同形同音意义相关语素类的结果分析38-41
  • 3.3 同形异音意义无关语素类的结果分析41-45
  • 3.4 同形同音意义迥异语素类的结果分析45-48
  • 3.5 三类情况比较分析48
  • 3.6 小结48-49
  • 第四章 韩国汉语学习者语素学习的建议49-54
  • 4.1 培养辨析韩汉同形词的能力49-50
  • 4.2 同形同音意义相关语素类学习建议50-51
  • 4.3 同形异音意义无关语素类学习建议51-52
  • 4.4 同形同音意义迥异语素类学习建议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61
  • 附录61-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颂浩;关于在语境中猜测词义的调查[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2 刘叔新;;“词素”赋以新义的主要功效:词的结构层次分析——答宋玉柱先生[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4期



本文编号:903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03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