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环境对青少年语言态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3 15:02

  本文关键词:语言环境对青少年语言态度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环境 青少年 语言态度 语言竞争


【摘要】:语言环境是影响语言态度的重要因素。对佛山地区青少年语言态度的调查表明:由于学习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青少年对英语的交际价值和社会声望有着高度的认同;普通话和广州话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已经趋于同等地位;文化环境是方言的重要载体,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有重要作用。重视对语言环境的分析有助于方言复杂地区的语言政策制定和规划,对语言发展趋势有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中文系;
【关键词】语言环境 青少年 语言态度 语言竞争
【基金】:2011年度佛山市哲社规划项目“佛山青少年语言态度调查”(项目编号:11-W19)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102;H17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言态度是个人对某种语言的价值评价及其行为倾向,一般来说,语言态度的调查主要在双语或多语(包括双语双方言)地区进行。通过对不同群体的语言态度调查,我们可以了解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情况和地位(刘虹,1993;龙惠珠,1998;高一虹等,1998;薛才德,2009;陈立平,2011),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平;;常州市民语言态度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徐真华;;从广州年轻人的语言态度看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3 高一虹,苏新春,周雷;回归前香港、北京、广州的语言态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4 张积家,杨卓华,朱诗敏;广东大学生对普通话和粤语的印象[J];心理学探新;2003年01期

5 信安全,陈忠暖,张立建;广东人对外省人群体文化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年01期

6 龙惠珠;;港人对广东话及普通话态度的定量与定质研究[J];中国语文;1998年01期

7 周薇;;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相关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语言调查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8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01期

9 刘虹;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3期

10 薛才德;;上海市民语言生活状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叶;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论语用学研究的新领域——实验语用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王粉梅;;宝应县“河西人”的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刘晓明;;大学生英语发音与听力水平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杨巍;;再谈汉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音系障碍评估工具构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金飞;;法语简单将来时与英语对应时态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6 文慧;聂建中;;TAPs主观评分研究的回顾与前景[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丁政;谢朝龙;;二语习得语境中的语言知识[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8 徐丹;;论现代外语教学中的英汉对比分析理论[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赵茜;余金燕;;英语专业学习者接受式隐喻能力与阅读水平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孟庆梓;;近30年来中国学界新加坡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综述[J];八桂侨刊;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亚丽;王德明;孟子厚;;方言地区中小学生语音生态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林华东;徐贺君;;闽南地区双言现象与语言生活和谐问题——以泉州市区市民语言使用状况为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岩;;信息时代大学外语(俄语)教学的改革策略——“十五”高教科研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李宏儒;;浦东公务员和教师普通话能力、行为和态度及相关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曹巧珍;宋阳;田霖;夏寅贲;;无线通讯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李志雪;李绍山;;对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思考——对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十年(1993—2002)的统计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远;;浅析对外汉语教师对教学语境的设置[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艳晖;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机辅语言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圆圆;巴黎郊区年轻人使用音节倒置词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宋婷婷;元认知策略在山东科技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梁元;中国民众外语态度及使用十省市调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萍;“动宾动词+宾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汪方方;多维视野中的俄汉恭维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任芝;请求言语行为的俄英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梁丽;吉首苗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D];湘潭大学;2010年

9 金丽娜;语言接触中的句法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苏宇炫;泰国中学生汉语使用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大明;新加坡华社双语调查──变项规则分析法在宏观社会语言学中的应用[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2 涂青;浅谈语言和语言观念[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付义荣;南京市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及其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立平;;常州话—普通话语码转换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陈恩泉;试论粤语在中国语言生活中的地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6 尹钟宏;关于娄底师专学生对母语及普通话态度的定量与定质研究[J];娄底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7 张伟;;论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影响[J];民族语文;1988年01期

8 童小娥;从港澳台等地的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郭熙;对新时期“推普”的一些思考:以江苏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郭骏;;语言态度与方言变异——溧水县城居民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情况的简要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倩;青岛年轻人语言态度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李腊花;论武汉年轻人对武汉方言普通话和英语的态度[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成山;;新疆锡伯族语言态度探析——城市锡伯族语言使用状况[J];满语研究;2009年01期

2 彭咏梅;刘卫真;;佛山师范生普通话态度分析[J];语文学刊;2008年08期

3 庞莉;;网络语言失范影响青少年的现象分析与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4 申慧淑;;鄂温克族家庭语言个案研究——访鄂温克旗辉苏木的布和吉日嘎拉一家[J];满语研究;2008年01期

5 唐红梅;蒙凤金;;城镇化进程中平话言语社区语言态度初探[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莉梅;;社会建构论框架内对语言态度性别差异的再诠释[J];外语研究;2009年06期

7 王远新;;河北尚义县四台蒙古营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邓瑶;;城市边缘白族乡村的语言生活调查——云南昆明沙朗白族个案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梁涛;;试论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母语教育[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3期

10 王洋;;从语言态度的角度透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kkehard K銉nig;;以变换语言环境为前提的认同与交流:欧盟(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凌德祥;;语言环境与语言表达的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牛俊丽;;沙粒中的宇宙——解读《灵活的语言》[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启庆;叶红波;;对外汉语教学中句式互动训练法的再理解[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钱乃荣;;新世纪的语言环境和上海话的变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胡昭摂;;切忌望文生训[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10 王惠;;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对比浅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 赵会民;创造国际语言环境[N];人民日报;2010年

2 田茂根;省民委副主任刘晖调研松桃苗族语言环境示范区工作[N];贵州民族报;2008年

3 云占鳌 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努力构建和谐首府的语言环境[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4 记者 杨跃萍 蔡敏 程志良;努力构建和谐语言环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白树友;西安进行语言环境专项整治[N];中国工商报;2010年

6 记者 初霞;排查整改净化语言环境[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张付华 岑光渊;惠水民族语言环境及双语教学状况调查[N];贵州民族报;2011年

8 孙晓先;我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30年[N];人民日报;2006年

9 谢俊英;普通话获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教授 周国炎;“一种语言的消失等于一种文化最核心部分的消失”[N];贵州民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世s,

本文编号:905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05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