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3 15:08

  本文关键词: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留学生 标点符号 偏误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交流日趋频繁,书面语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打破了人与人之间进行口头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步伐。 书面语是用来“看”的语言符号系统,由文字和标点符号共同构成。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汉语、英语还是在其他的语言当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用来表达语气、表示停顿、分清语法结构和语义层次等。标点符号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歧义,导致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因此,我们不能轻视写作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但教学实践表明,外国留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写作时标点符号方面出现的偏误大量存在。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标点符号情况的研究中,较少有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标点符号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英语和汉语的标点符号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为依据,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查取到的118篇美国留学生作文原始语料和相匹配的标注语料中使用汉语标点符号的情况进行了考察,概括出了美国留学生的作文语料中常用汉语标点符号的功能使用偏误和形式书写偏误两大偏误类型,并尝试着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就如何改进对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美国留学生 标点符号 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1.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9-10
  • 1.2 研究内容10-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3.1 基于语料库的偏误分析法11
  • 1.3.2 母语目的语对比分析法11-12
  • 1.3.3 语料统计与数据分析法12
  • 1.4 文献综述12-15
  • 1.4.1 汉语标点符号本体研究12-13
  • 1.4.2 汉外标点符号对比研究13
  • 1.4.3 与对外教学相关的汉语标点符号研究13-15
  • 第二章 英语与汉语标点符号的比较15-20
  • 2.1 形式的比较15-16
  • 2.2 功能的比较16-20
  • 第三章 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及偏误分析20-45
  • 3.1 功能使用偏误及偏误分析20-39
  • 3.1.1 错误标点21-32
  • 3.1.2 空缺标点32-36
  • 3.1.3 多余标点36-39
  • 3.2 形式书写偏误及偏误分析39-45
  • 3.2.1 行款格式偏误40-42
  • 3.2.2 自身形体偏误42-45
  • 第四章 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原因探析45-50
  • 4.1 受母语英语标点符号规则的影响45-46
  • 4.2 对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够熟练46-48
  • 4.3 对汉语的语法知识掌握不够48-49
  • 4.4 教材及教师对汉语标点的形体和占位欠强调49-50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的建议与设想50-53
  • 5.1 将标点符号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去50-51
  • 5.2 采用对比法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51
  • 5.3 对标点符号进行专项训练及考察51-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73
  • 致谢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笑楠;;越南留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孙坤;王荣;;当代国外标点符号研究[J];当代语言学;2010年02期

3 李晋;从英语听写中看标点符号的英汉差异[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张庆艳;;英汉标点符号的量变、位变和形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2期

5 覃雪荣;;标点符号如何传入中国[J];传承;2009年01期

6 汪时美;“标点符号”使用时易忽视的几个问题[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潘叶英;;喀麦隆学生汉语作文偏误分析及教学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王俊霞;;关于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调查及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吕永进;关于括号的定义及用法──并标点符号定义的完善[J];汉语学习;1997年02期

10 曾常红;《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905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05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