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话语角色对修辞偏离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略论话语角色对修辞偏离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言语交际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代言语交际过程中,常常出现修辞偏离现象。在众多影响修辞偏离的因素中,话语角色是最为重要和富有特色的因素。本文从语言能力、文化差异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了话语角色对修辞偏离的影响。试图以此提升言语交际的正效果。
【作者单位】: 福建泉州师范学院;
【关键词】: 交际 修辞偏离 话语角色 影响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言语交际作为一种修辞活动,会出现许多独特的修辞现象。因为交际双方都想通过语言表达来共同创造最佳交际效果。他们往往“想方设法”,对语言进行加工、修饰和调整,常常为追求新奇而突破言语规则,出现修辞偏离现象。修辞偏离可分为两种情况,即积极的、正面的偏离,叫做正偏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秀君;贺鑫鑫;;话语角色与言语交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刘忠华;;男女对话及语言使用方面的性别差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3 赵妍;;话语角色定位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及调整[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萃;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男女话语态度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永林;性别在英语词汇中的表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妍;;话语角色定位失误对言语交际的消极影响及其生成因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5期
2 赵妍;;话语角色定位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及调整[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3 陈平;角色认知与话语的最佳关联——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说起[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胡元江;;外语学习焦虑的表现及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5期
5 张静;;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前景展望[J];科技风;2008年03期
6 杨春;葛永生;;浅谈“错译”[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吴莎;欧阳偶春;;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9期
8 徐金娟;;浅谈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2期
9 张小红;陆厚祥;;语言背后的影子——略谈预设对语篇构建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李丹;;从“V纭弊痔竿缬镅远韵执河锏挠跋靃J];才智;2009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雅蔓;胡爱新;;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听力水平对测试效度影响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木森;;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黄晶晶;;朗读方式对停顿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4 曾海清;谌剑波;;论手机短信交际中的语言艺术[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密容;;网络语言试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叶李滨;;从体育专业词汇的普通化趋势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敬阳;崔效义;王莉;冯祖yN;;三种不同录音器材录制的电话对声纹鉴定的影响[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金阳天;;情绪波动对语声频谱的影响[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高永欣;;浅谈英国外语教育特点及其借鉴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伊俐;;从关联理论看书面语篇中的语境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娟;呼唤真诚的语言表达[N];文汇报;2002年
2 张长明;语言:人类文明的标志[N];安徽日报;2001年
3 杨泽文;网络时代的语言革命[N];北京科技报;2001年
4 王栾生;慎待网语“新词”[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王泉根;古人取“字”的解析[N];河南科技报;2000年
6 陈全国;推广普通话 迈向新世纪[N];河南日报;2000年
7 心兵;用眼睛来“听”的信息——空间语言[N];华夏时报;2001年
8 记者 尹鸿祝;第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将举行[N];人民日报;2000年
9 本报评论员;公务员要带头讲普通话[N];人民日报;2000年
10 杨泽文;网络时代的网络语言[N];团结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宏宇;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代树兰;电视访谈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4 崔国鑫;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赵硕;基于语用分析的网络广告预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二十世纪价值观念对英汉新词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巩玲玲;《春秋·谷梁传》正文训诂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知洪;从跨文化传播角度看广告翻译[D];四川大学;2006年
4 陈娴;网络语言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韦t ;壮语对广西汉语方言的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6 吴燕;论文化多样性对口译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范启华;教育菲化案及其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朋建;网络语言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庞茜之;论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晏小花;奈达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D];南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07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0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