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句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23:25

  本文关键词: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句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张家山汉简 二年律令 句法


【摘要】: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以后,立刻在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各种成果不断涌现。但多以法律、史学研究为主,语言视角的研究较为薄弱,语法方面的成果更少。因此本文选择《二年律令》的律文,系统梳理分析其句法特点。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张家山汉简的出土、整理情况,《二年律令》研究概况及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方法。 第二章动结式研究。本章考察《二年律令》中所见的全部动结式,清理了所有带补语动词“杀”、“伤”、“折”、“得”的句子。对“杀”有“死”义进行论证,探讨了“杀”的虚化过程。结合简文,运用论旨理论,讨论了关于动结式的三个重要问题。同时与《史记》动结式进行横向比较,对动结式产生时代提出己见。认为汉代动结式已经产生,但还不成熟;补语虽蕴含着结果义,仍具有动作义,还没有形成“V·C·O”结构。这个时期出现的补语多与战争、惩罚有关。 第三章单句研究(一)。将动词谓语句的谓语动词分为六类进行系统考察,将所涉动词谓语句归纳为十三种句子类型逐一描写分析。分析发现:谓语动词多是单音节的;谓语部分往往结构简单,而主语部分则较复杂;简文中有比较多的程式化说法。同时对名词性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判断句作了梳理。 第四章单句研究(二)。《二年律令》独特的文体特点,导致了简文中有大量受事主语句存在。句中施事不出现,隐含在句意里。谓语动词与受事主语关系紧密。句子缺少受事标记。句子中主语多表示犯罪行为或犯罪行为人,与谓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句子模式多为:主语(犯罪行为人/具体犯罪行为),谓语(处罚)。借助现代汉语话题理论、“三个平面”理论、语法化理论,分析了受事主语句的4个成因。省略句部分梳理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省略四类。省略句具有凸显信息、体现语言的经济简洁、衔接语篇等功能,这些也正是省略被运用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复句研究。对简文中并列复句、连贯复句、假设复句和让步复句进行梳理并分类,尤其对并列复句和连贯复句着力较多。复句中关联词语使用较少,分句语义间多为意合法。简文复句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特点,对同一个事件或规定逐条逐项地规定不同的受众、规格、形制等。这与单句众多法律规定凝缩在一个句子里明显不同。或许是法律文书的特点所致,以此方式避免歧义和漏洞,使法律得以忠实顺利施行。 全文采用穷尽性统计,运用数据库手段,进行梳理分类、描写分析,并试图与《睡虎地秦墓竹简》及《史记》等文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同时结合现代汉语相关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多个层面综合探讨《二年律令》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张家山汉简 二年律令 句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第一节 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与整理情况11-13
  • 第二节 《二年律令》的研究概况13-16
  • 第三节 论题的研究价值与本文的研究方法16-19
  • 第二章 《二年律令》动结式研究19-38
  • 第一节 动结式来源、产生年代及判定标准19-24
  • 第四节 《二年律令》中的动结式研究24-38
  • 第三章 《二年律令》单句研究(一)38-61
  • 第一节 动词谓语句38-58
  • 第二节 非动词谓语句58-61
  • 第四章 《二年律令》单句研究(二)61-86
  • 第一节 受事主语句61-75
  • 第二节 省略句75-86
  • 第五章 《二年律令》复句研究86-104
  • 第一节 并列复句86-93
  • 第二节 连贯复句93-98
  • 第三节 假设复句98-103
  • 第四节 让步复句103-104
  • 结论104-107
  • 参考文献107-113
  • 后记1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古汉语动补结构的语义分析——兼谈驾驭动补结构的线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王军;;古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综述[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3 丁光勋;;简析《二年律令》的史料价值[J];档案学通讯;2010年03期

4 何乐士;;从《左传》和《史记》的比较看《史记》的动补式[J];东岳论丛;1984年04期

5 姚振武;古汉语受事句中“见V”结构再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0年02期

6 李志兵;汉语使成式的形成[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

7 吴福祥;关于动补结构“V死O”的来源[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8 陈海波;关于数据库在古汉语研究中的应用[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9 梁银峰;西汉结果补语的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5年01期

10 曹小云;;试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语料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908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08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