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一点儿”与各类词的搭配及留学生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12:14

  本文关键词:“一点儿”与各类词的搭配及留学生的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一点儿” 搭配 各类词 偏误


【摘要】:表示极小数量的词“一点儿”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教学难点。“一点儿”这个词是一个很灵活的数量词,它可以和名词、动词、形容词搭配组成词组,表示不同的意思。而且也容易与“有点儿”混淆。这就给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一点儿”这个词的研究应该是属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畴,但是本文主要从“一点儿”与各类词的搭配入手,研究“一点儿+各类词”的语法功能,所以也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有关。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点来研究“一点儿”的语法功能,并逐一研究分析留学生易发生的偏误,而且会通过研究“一点儿”与“有点儿”异同来试图揭开这组词的混淆,以便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绪论部分主要交待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背景。以及介绍以往的研究者对“一点儿”从不同角度做的研究,并对其研究做简单评述。然后从“一点儿”词性和意义入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点儿”的语法功能。 (2)详细介绍了“一点儿”和形容词的搭配情况,以及“一点儿”和形容词搭配时的不同格式的比较和留学生偏误的分析。 (3)详细介绍了“一点儿”和动词的搭配格式、语法功能及动词与“一点儿”搭配时的基本特征和偏误情况。 (4)主要分析了“一点儿”与形容词、动词同时搭配时的意义及对词的要求,和两个格式之间的转换情况。 (5)重点研究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一点儿”时容易出现的两个偏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一点儿” 搭配 各类词 偏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内容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重点10
  • 1.2 以往对“一点儿”研究的状况10-12
  • 1.3 研究的方法、步骤和语料来源12-13
  • 1.4 关于“一点儿”的词性和语义、语法功能及形式概说13-16
  • 1.4.1 “一点儿”的词性13
  • 1.4.2 “一点儿”的语义、语法功能及形式13-16
  • 2 “一点儿”和形容词的搭配16-26
  • 2.1 格式:“一点儿”+A16-18
  • 2.1.1 “‘一点儿’+A”所表示的意义17
  • 2.1.2 “‘一点儿’+A”的语法功能17
  • 2.1.3 对形容词的要求17-18
  • 2.2 格式:A+“一点儿”18-22
  • 2.2.1 “A+‘一点儿’”的用法18-20
  • 2.2.2 “A+‘一点儿’”意义和特点20-21
  • 2.2.3 对形容词的要求21-22
  • 2.3 格式:A了“一点儿”22-26
  • 2.3.1 与“A一点儿”意义上的比较23-24
  • 2.3.2 出现偏误的情况及分析24-26
  • 3 “一点儿”和动词的搭配26-33
  • 3.1 “一点儿”和动词搭配的格式及用法26-30
  • 3.1.1 V+“一点儿”26-27
  • 3.1.2 V了一点儿27-29
  • 3.1.3 V着“一点儿”29
  • 3.1.4 “一点儿”和动词搭配时的否定形式29-30
  • 3.2 对动词的要求及偏误的分析30-33
  • 3.2.1 对动词的要求30-31
  • 3.2.2 偏误的分析31-33
  • 4 “一点儿”和动词、形容词共同搭配33-42
  • 4.1 格式:VA+“一点儿”33-36
  • 4.1.1 V和A的基本特征及出现的偏误33-36
  • 4.2 格式:A+“一点儿”+V36-39
  • 4.2.1 V和A的基本特征37-39
  • 4.3 “VA(一)点儿”和“A(一)点儿V”的转换39-42
  • 4.3.1 V和A的基本特征39-40
  • 4.3.2 语义指向40-42
  • 5 “一点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易出现的偏误42-52
  • 5.1 “一点儿”的否定形式易产生的偏误42-43
  • 5.1.1 该格式与名词搭配时应注意的顺序42
  • 5.1.2 对留学生的偏误分析42-43
  • 5.2 “一点儿”和“有点儿”的混淆43-50
  • 5.2.1 “有点儿”的用法43-47
  • 5.2.2 “一点儿”与“有点儿”的比较47-49
  • 5.2.3 对留学生偏误的具体分析49-50
  • 5.3 关于“一点儿”的教学建议50-52
  • 6 结语52-54
  • 6.1 论文的总体结论和创新点52
  • 6.2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52-53
  • 6.3 论文的不足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现代汉语的“一点儿”和“有点儿”——从对外汉语教学说起[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郑军;“有点A”转换成“A(了)一点”的用法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1991年01期

4 杨嘉敏;“一点儿”和“有点儿”[J];汉语学习;1994年05期

5 刘辰洁;对韩国留学生“一点儿”和“有点儿”的偏误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马真;;说副词“有一点儿”[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4期

7 萧国政;;“形容词+‘点’”的信息功能与语义取值[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4期

8 周希全;;“数+形+量”格式中形容词的入位条件[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1期

9 李德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词汇学习中偏误成因探究——“有点儿”和“一点儿”的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荣晶;廖庆睿;;“VA点儿”祈使句及其语序变换规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917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17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