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语拼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让汉语拼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拼音方案 发挥作用 实践证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半个世纪 调查研究 文字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史 周恩来总理
【摘要】:正《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订批准,正式颁布推行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汉语拼音方案》是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参考了海内外制定拼音方案的经验,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步骤,才在多种不同的方案中优选出来的。半个世纪来推广汉语拼音的实践证明,这是我国拼音发展史上最具有活力、最能发挥作用的一套拼音方案。正如当年周恩来总理在题为《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1958年1月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关键词】: 汉语拼音方案 发挥作用 实践证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半个世纪 调查研究 文字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史 周恩来总理
【分类号】:H125.2
【正文快照】: 《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订批准,正式颁布推行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汉语拼音方案》是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参考了海内外制定拼音方案的经验,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步骤,才在多种不同的方案中优选出来的。半个世纪来推广汉语拼音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许嘉璐副委员长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年03期
2 陈章太;;《汉语拼音方案》的功绩、发展及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3期
3 刘力生;易学、实用——汉语拼音在日本[J];语文建设;1985年02期
4 张学宽;打破保守思想[J];语文建设;1958年08期
5 傅懋勋;《汉语拼音方案》促进了民族文字的创制工作[J];语文建设;1988年02期
6 ;文字改革展览会在北海展出[J];语文建设;1958年12期
7 ;教育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陈至立国务委员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年03期
8 许寿椿;;汉语拼音字符集被肢解的情况应该引起重视[J];语文建设;1993年07期
9 拓牧;排除疑虑 放手前进[J];语文建设;1983年05期
10 张清常;;比比看——“汉语拼音方案”跟罗马字母斯拉夫字母几种主要汉语拼音方案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汉语拼音方案中o的拼合与音值[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谢奇勇;;谈谈汉语拼音方案与现代汉语音素(音位)教学的一致性[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范可育;;《汉语拼音方案》功能的新概括[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张育泉;;注音与拼写[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王开扬;;《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化意义[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6 李乐毅;;汉语拼音与地名国际标准[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冯志伟;;英德法语的正词法与汉语拼音正词法[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袁钟瑞;;街巷名称汉语拼音拼写的思考[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盛玉麒;;资源共享与中国语文的国际化[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高燕;;汉语拼音在网络中的应用及其规范[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新时期须加强汉语拼音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推行汉语拼音 促进文化创新[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黄加佳;书同文(下)[N];北京日报;2008年
4 杜永道;《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内容和用途[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记者 任丽梅;全国基本掌握汉语拼音者约10亿[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莘乃珍;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金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崔立勇;汉语拼音已经融入生活[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王洁;声播■宇 功耀千秋[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晨光;继续依法大力推行汉语拼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庞可慧;汉语拼音运用中的混乱现象[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鸽;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语言文字变革运动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晓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1892-1949)汉字改革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双;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小玲;记者招待会中汉语四字词的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陈倩;翻译的语境视角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雪花;中职学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D];苏州大学;2008年
5 宾交娟;建国后上海市推广普通话情况的考察(1950-198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婉孜;英汉情态对比研究及其在语篇中的反映[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许勉君;对外宣传材料翻译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8 刘明;《庄子》单音节名词同义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万君;汉维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毕青青;凉山彝族拼音文字创制历程及其价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8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5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