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英汉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2 08:00

  本文关键词:英汉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模糊限制语 顺应理论 语用功能 经济新闻


【摘要】:模糊限制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表达和语言交际之中。本文试图在Hyland的模糊限制语分类基础上,对英汉经济新闻中的模糊限制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模糊限制语在英汉经济新闻中使用的异同及存在这种异同的主要原因,并试图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视角来探究在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所产生的语用功能。 基于研究目标,本研究设计了三个研究问题:(1)在英汉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有哪些相似和不同?(2)产生这些相似与不同的原因有哪些?(3)基于对物质,社会和心理世界的顺应,模糊限制语在经济新闻中产生的语用功能有哪些? 为了探究以上问题,笔者自建了两个小型的语料库,语料分别来自于英国和中国两大极具影响力的经济新闻网站:英国《经济学家》和中国《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其中英文语料库的总字数为25230,中文语料库的总字数为47334。这两个语料库的总字数的比例来自于笔者创建的又一中英文双语对照语料库,该语料来自于《中国日报》。为了使搜集的数据更加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本研究按照Hyland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对语料进行统计,采用人工的方法对英汉经济新闻中的词汇和非词汇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找出英汉两类经济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异同之处。 研究结果显示:(1)在英汉经济新闻中三类模糊限制语都有所出现。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准确性模糊限制语,其次是作者型模糊限制语。(2)英汉对于读者型模糊限制语的偏好有所不同,汉语经济新闻中读者型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英语经济新闻中读者型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3)英汉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存在相同的主要原因为经济新闻的准确性,实效性和客观性这一特殊语体特征以及和读者产生共鸣等特点。而英汉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存在不同的主要原因为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即中国集体主义思想影响下的读者倾向型写作和西方个人主义影响下的作者倾向型写作。 此外,本研究从语用学角度,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框架,按照对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顺应,分析解释了使用这些模糊限制语所产生的语用功能,包括提高准确性、客观性、实效性,,避免冲突,提高读者参与意识,保护秘密和提高语言灵活性等。 本论文共有五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动机,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三个相关的术语以及国内外主要研究者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分类,最后重点介绍了Hyland的模糊限制语分类。第三章介绍了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四章展示了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即英汉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差异及原因。并从顺应理论角度,基于对物质,社会和心理世界的顺应,探讨了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所产生的语用功能。第五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启示,局限和前景。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 顺应理论 语用功能 经济新闻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3;H13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7
  • Abstract7-9
  • Table of Contents9-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8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3
  • 1.2 Research Motivation13-14
  • 1.3 Research Objectives14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14-15
  • 1.5 Research Significance15-16
  • 1.5.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15-16
  • 1.5.2 Practical Significance16
  • 1.6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6-18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30
  • 2.1 Differentiation of Related Linguistic Terms18-20
  • 2.1.1 Ambiguity18
  • 2.1.2 Vagueness18-19
  • 2.1.3 Fuzziness19-20
  • 2.2 Definitions of Hedges20-22
  • 2.3 An Overview of Studies on Hedges22-30
  • 2.3.1 Studies of Hedges Aboard22-25
  • 2.3.2 Hyland’s Classification of Hedges25-27
  • 2.3.3 Studies of Hedges at Home27-30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30-40
  • 3.1 Adaptation Theory30-35
  • 3.1.1 Making Choices30-31
  • 3.1.2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31-32
  • 3.1.3 Four Angles of Language Adaptation32-35
  • 3.2 Research Methodology35-40
  • 3.2.1 Research Questions36
  • 3.2.2 Data Collection36-37
  • 3.2.3 Research Procedures37-40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Research Discussion40-58
  • 4.1 Data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40-42
  • 4.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conomic News42-44
  • 4.2.1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conomic News43
  • 4.2.2.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conomic News43-44
  • 4.3 Main Cause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44-46
  • 4.3.1 Main Causes for the Similarities44-46
  • 4.3.2 Main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46
  • 4.4 Pragmatic Functions of Hedges46-58
  • 4.4.1 Hedges and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46-47
  • 4.4.2 Functions as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47-50
  • 4.4.2.1 Enhancing Accuracy47-48
  • 4.4.2.2 Enhancing Objectiveness48-49
  • 4.4.2.3 Enhancing Timeliness49-50
  • 4.4.3 Functions as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Being Polite and Avoiding Conflicts50-52
  • 4.4.4 Functions as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52-58
  • 4.4.4.1 Relieving Readers’ Pressure of Memory52-53
  • 4.4.4.2 Enhancing Readers’ Sense of Participation53-54
  • 4.4.4.3 Keeping Writers’ Secrets54-55
  • 4.4.4.4 Enhancing Flexibility of Writers’ expressions55-5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8-62
  • 5.1 Summary of the Major Findings58-59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59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Prospects59-62
  • References62-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治安,冉永平;模糊限制词语及其语用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2 吴勇;论外交辞令中的模糊策略[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3 陈林华,李福印;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本文编号:958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58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