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言昌都话的元音变迁
本文关键词:康方言昌都话的元音变迁
【摘要】:康方言较之于安多和卫藏的方言,分布地域广,内部又分多个土语群。康区地理上的分散格局和经济形式二元(农耕与游牧)化等多个外部因素对母语继承和方言接触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最终促成了多个土语群格局的康方言。康方言主要分3个土语群(也有四分法),这3个土语群又称为康方言的三大次方言,即北路次方言、南路次方言、牧区次方言。划分这些次方言的主要依据是语音差别;其次是词汇差别,语法基本一致。昌都话属于北路次方言①,在北路次方言沿西线土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昌都话元音变迁的研究,能为了解和认识康方言元音变迁的一般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参考数据。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北路康方言 昌都话 元音 条件音变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本文用于分析对象的昌都话语音样本引自金鹏先生所著《藏语拉萨日喀则昌都话的比较研究》②,金鹏先生的该著中所记录的语音确切地说只代表20世纪中期昌都话的语音面貌,跟今天的昌都话语音面貌可能有细微差别,但这细微的差别不足以成为现代昌都话的基本特征。因此,为了反映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力;;黄佐近体诗用韵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林秀艳;;藏汉语声调异同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林秀艳;;藏汉语偏正短语语序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裴文;语言流变过程状态的时空观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彭建国;湘语果摄字的历史层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蒋雯;;从《兵要望江南》的押韵特征看作者所属时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李文静;杨超;;从“我”说起——四川话■声母来源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杨怀增;;学习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徐麟;《太素》灵溪精舍抄本校勘价值举隅[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博;杨鸿武;甘振业;李曼曼;孙红英;;面向藏语机读音标SAMPA-T的字音转换[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高璐;陈琪;李永宏;于洪志;;藏语语音合成中本文分析的若干问题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吴姗姗;;《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研究[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平忠;;中古以O啛R音由}0廔洪的雕散式音燮[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自俭;;我们为什么倡导学习字本位理论(提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韦学纯;;历史音韵学和语言年代学视野的水汉民族渊源[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7 周轶;;普通话儿化音的测试和培训对策[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易敏;怡梦;李佳颖;;关于儿化词语认知与语感的调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芬;;普通话零声母w音[v]读地域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贾媛;熊子瑜;李爱军;;甘孜藏汉中介语声调系统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艳华;《四声通解》今俗音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芬;龙岗壮语语音系统特点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可;变异修辞的认知属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胡青青;语言变异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k文霞;李,
本文编号:959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5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