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字构造与汉语语词构造的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01:20

  本文关键词:汉字构造与汉语语词构造的共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字构造 汉语语词构造 共性


【摘要】:在传统语言文字研究视野中,汉字是文字学问题,汉语语词是语言学问题,它们之间似乎不存在交叉领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它以自己的“形”通过“音”来表达“义”。而方块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以其“形”示“义”,形义关系密切。通过从历时视角观察初创时期的汉字与汉语语词的生成状况,可以发现它们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符号系统,但是在生成模式上表现出相当高的一致性;通过从共时视角描写汉字与汉语语词的结构类型,可以发掘它们在构成方式上存在某些惊人的同构性。本文依托古汉字,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将汉字构造与汉语语词构造进行比较,从而探索造字法与造词法、汉字的结构类型与汉语语词的结构类型之间可能存在的共性,最后从汉民族思维方式入手探讨共性形成的共同思维特征。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汉字构造与汉语语词构造对比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明确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基于对汉字的造字法、构字法和构形法的辨析,总结了汉字主要的造字法和结构类型;然后再对汉语的构词法与造词法进行区分,依托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汉语大致的造词法和结构类型。第三章从生成方式的角度着手,分别将表意、假借、形声等造字法与造词法进行共性对比。第四章分别从组合方式、组合特点和表义方式等方面对汉字与汉语的结构类型之间存在的共性进行逐一对比。第五章主要从生成思维模式和组合思维模式两个维度分别考察汉字构造与汉语语词构造共性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汉字构造 汉语语词构造 共性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22;H1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1 绪论8-12
  • 1.1 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8-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2 汉字的构造与汉语语词的构造12-21
  • 2.1 汉字的构造12-15
  • 2.1.1 造字法、构字法和构形法的区别12-13
  • 2.1.2 汉字的造字法13-14
  • 2.1.3 汉字的结构类型14-15
  • 2.2 汉语语词的构造15-21
  • 2.2.1 构词法与造词法的区别15-16
  • 2.2.2 汉语语词的结构类型16-17
  • 2.2.3 汉语的造词法17-21
  • 3 汉字造字法与汉语造词法的共性对比21-31
  • 3.1 表意造字法与汉语造词法21-26
  • 3.1.1 象形与摹声21-24
  • 3.1.2 会意与语素合成24-26
  • 3.2 假借造字法与汉语造词法26-28
  • 3.3 形声造字法与汉语造词法28-31
  • 4 汉字结构类型与汉语语词结构类型的共性对比31-40
  • 4.1 组合方式的共性对比31-34
  • 4.2 组合特点的共性对比34-36
  • 4.2.1 汉字内部结构的组合特点34-35
  • 4.2.2 汉语语词内部结构的组合特点35-36
  • 4.3 表义方式的共性对比36-40
  • 4.3.1 合体意符字与复合词36-37
  • 4.3.2 意音字与复合词37-40
  • 5 汉字构造与汉语语词构造共性形成的原因40-48
  • 5.1 生成思维模式40-44
  • 5.1.1 归纳式思维40-42
  • 5.1.2 辞格式思维42-43
  • 5.1.3 类推式思维43-44
  • 5.2 组合思维模式44-48
  • 5.2.1 直觉性的整体观照44-46
  • 5.2.2 对称性的辩证把握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徐流;论同义复词[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3 聂焱;论汉字造字法的思维模式[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刘禾;谈古代汉语几种词源造词法[J];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04期

5 殷寄明;“六书”的语源学透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吴礼权;;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杨薇;浅议假借造字兼及“三书说”[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8 李万福;论汉字的造字方法[J];古汉语研究;2001年02期

9 李晓华;;论思维方式对汉字构形理据的影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10 李圃;;节律性、自足性与自相似性——谈谈汉语的特点与汉字的特点[J];中国文字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军帅;当代汉语新词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6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86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2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