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孔子学院工作刍议
本文关键词:印尼孔子学院工作刍议
【摘要】:印尼孔子学院工作始于2007年,目前已有6所由中印(尼)两国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中印(尼)两国交往源远流长,但印尼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印尼开设孔子学院有其特殊性。本文对印尼孔子学院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且提出相关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关键词】: 印尼 孔子学院 文化传播 汉语教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自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孔子学院已在全球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到50万人[1]。短短几年,孔子学院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走的路,被许多外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温北炎;;印尼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J];东南亚研究;2008年04期
2 王爱平;;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孔教的兴起[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李广益;;印尼人中国观的变化[J];社会观察;2012年12期
4 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红;闫秋霞;;论东盟汉语推广中的地缘优势[J];八桂侨刊;2010年03期
2 林联华;;本土化与国际化——当代东南亚泉州籍同乡社团的发展变化[J];八桂侨刊;2011年02期
3 李永乐;;东南亚旅华游客若干特征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9年09期
4 林联华;;当代东南亚华人社团的发展变化——以泉州籍华人同乡社团为例[J];东南亚纵横;2010年06期
5 任江辉;;东南亚与日本华文教育比较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0年07期
6 原晶晶;杨晓强;;印度尼西亚华人及其资本发展现状[J];东南亚纵横;2011年06期
7 李佳;王晋军;;东盟国家华文教育研究述评[J];东南亚纵横;2011年08期
8 林联华;;论东南亚泉州籍同乡社团与祖籍地的联系[J];东南亚研究;2010年05期
9 许梅;;东南亚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推动作用与制约因素[J];东南亚研究;2010年06期
10 代帆;;东南亚的中国新移民及其影响[J];东南亚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爱平;;印尼孔教:中国儒学的宗教化与印尼化——兼谈海外华人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传承播布[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2 严春宝;张一平;;化外的“边民”: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及其困惑——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宇;近代孔教思潮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天倚;宗教涉外事务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云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波;方言电视·地域文化·涉台传播[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粤桂“东盟政策”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陈晓霞;基于教育服务贸易的东南亚汉语教师培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康甫;论东南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张琴琴;城市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黄丽嫦;中国与印尼关系发展中软实力的提升及华侨华人的推动作用[D];暨南大学;2010年
7 陈小荣;从华文教育的角度看海外华人的文化追寻[D];暨南大学;2012年
8 蒋翠莹;印尼华裔“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及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9 赖映虹;泰国华人身份属性及认同对中国软实力建构的启示[D];暨南大学;2012年
10 彭湃;21世纪初中美对东盟国家公共外交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小健;马来西亚近况与相关评论[J];东南亚研究;2002年01期
2 温北炎;;印尼华人应居安思危之我见[J];东南亚研究;2006年05期
3 W.J.卡德;黄文端;王云翔;蔡寿康;汪慕`F;林克明;许华;王懋和;邱涟漪;;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J];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年03期
4 庄国土;论东南亚的华族[J];世界民族;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对孔子学院发展的几点思考[J];大家;2010年24期
2 陈艳清;;孔子学院及其教学的研究现状述评与反思[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赵睿祥;;浅谈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莫嘉琳;;孔子学院与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5期
5 陈桐生;;提升孔子学院办学水平的若干对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张西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两个重要问题[J];长江学术;2008年01期
7 刘超;;跨文化情境对孔子学院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研究——以美国孔子学院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6期
8 吴应辉;;关于孔子学院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设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9 袁礼;;试论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的制度化建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刘丽平;蒋鑫鑫;;从歌德学院看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之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李淑静;;幂姆:文化的守望者——幂姆的认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邓军;李萍;;论全球语境下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陈好林;;从文字与文化的关系谈起——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专题学术讨论笔录之一[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5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相武;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常大群;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传播初探[N];光明日报;2010年
3 ;北京奥运在美将有汉语转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记者 杨晓丽 实习生 刘欣;三大古文字字库问世[N];湖南日报;2006年
5 袁s,
本文编号:991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9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