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维时间词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6:04

  本文关键词:汉维时间词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 维吾尔语 时间词 汉维互译


【摘要】: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存在于时间规律之中,,人们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或事物的运动变化来感知时间的存在。我们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时,也离不开对时间信息的确认。 本文从词汇学角度出发,对比汉语、维吾尔语中诸多的时间名词含义,总结此两种语言时间词对译过程中的技巧、注意事项,意在增加该类词语翻译的准确度。
【关键词】:汉语 维吾尔语 时间词 汉维互译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15
【目录】:
  • 中文摘要3
  • 维吾尔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
  • 2. 时间词的特点6-15
  • 2.1 时间词的精确性7-12
  • 2.1.1 精确时间词及其翻译7-12
  • 2.1.2 精确时间词小结12
  • 2.2 时间词的模糊性12-15
  • 2.2.1 模糊时间词及其翻译13-15
  • 2.2.2 模糊时间词小结15
  • 3. 维汉时间词的比较15-16
  • 4. 结语16-17
  • 参考文献17-18
  • 维译汉文本:《往事》翻译18-31
  • 附录 《(?)》原文31-52
  • 后记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刘开骅;;选择问句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历时轨迹与内在动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袁卫华;;《五灯会元》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陈勇;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甘智林;“V+一下”格式的歧义现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胡德明;;从反问句生成机制看“不是”的性质和语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罗丹;;析《二刻拍案惊奇》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张桐赫;;主语省略现象的日汉对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张晶晶;;《论语》心理动词简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庞文斌;张国煊;曹恬;;基于规则和统计的汉语浅层句法分析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6 刘鹏元;;询问式搜索请求的模式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李现云;王丹;;英语“have+VP”与汉语“有+VP”对比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8 张月;;“来着”的词性及语法化、主观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张月;;“来着”的词性归属探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10 钱爱琴;;中日N!言姙における指示奮の妽定、体系について[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的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姣;俄语让步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孔军;儿化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9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9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