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苗语差比范畴研究
本文关键词:黔东苗语差比范畴研究
【摘要】:以黔东苗语为语料,对黔东苗语差比句的结构类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划分,包括对各类差比结构的句法形式和特征、语义特点、语用情况等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结合功能语法语义理论和比较范畴理论,初步建立起黔东苗语的差比范畴,并确立范畴内的核心和非核心成员。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黔东苗语 差比 范畴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CHDW2011JC028)资助 长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专项基金资助
【分类号】:H216
【正文快照】: 引言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比较句或比较结构,是黔东苗语中常见的句型之一。关于比较句的研究,在现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论述得较多,但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比较句的研究不多,对黔东苗语差比句的研究也不多见。王辅世等(1985)对苗语词汇语法等作了全面描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2 余金枝;;矮寨苗语的差比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和丹丹;;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相关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吴福祥;覃凤余;;南宁粤语短差比式“X+A+过”的来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刘利红;徐佳丽;;语法化的探讨及对外语教学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5 丁庆刚;;古汉语“及”的语法化演变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闫文文;;也说“好歹”的语法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郭璇;;“恨不得”的词汇化动因与机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徐明星;;国内语法化研究评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9 董彦屏;;从认知角度看“被”字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朱春秋;;“懒得”的同形异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成虎;;与语法化平行的音系变化连续统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4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晓辉;“彼此”的多角度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7 汪红英;论让步连接成分“固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刘文思;跨语言视角的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鹿楹鑫;基于韩国人认知方式的初级阶段“V+来/去”结构的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叶丹;黄石方言量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2 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3 戴庆厦;田静;;语言的外部影响与内部机制[J];民族语文;2007年04期
4 沈家煊;;“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4期
5 袁海霞;;“比”字句在民族语言中的扩散[J];语言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凤民;汉藏语系语言差比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智勇;典型理论及其语言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6期
2 张旭,李盈光;浅谈中西禁忌语的文化内涵与范畴[J];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02期
3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李玲玲,陈集清;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禁忌语[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冯志伟;从知识本体谈自然语言处理的人文性[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4期
6 杜磊;;“语用学”范畴之探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7 李顺琴;李兴奎;;知觉抽象色彩词的下位范畴探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刘宁;;从语用学的视角看日常生活中的礼貌准则[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9年03期
9 范允龙;;从“大一统幽默观”谈幽默分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郑远汉;试论修辞范畴[J];云梦学刊;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覃夕航;;普通话元音/γ/的性质和音值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付洁;;傈僳语同彝缅语体、态范畴比较研究[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3 吕必松;;试论汉语的象态范畴和状态表示法(提纲)[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慧仁;东北亚语言比较标记的类型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2 张万禾;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宋刚;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范畴、论元结构与句法线索[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周大军;军语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史银Y,
本文编号:994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9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