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说文解字注》第四篇“今正”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8:39

  本文关键词:《说文解字注》第四篇“今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说文解字注》 今正 正而有注 注中含正 正而未注


【摘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自成书至清代乾嘉时期,已流传千余载。期间几经勘定整理,原貌有失。入清以来,小学兴盛,说文学也步入鼎盛期。这一时期的说文学家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说文》的勘谬补缺上,力图还许书之旧。名儒段玉裁是乾嘉时期说文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治《说文》之功力见于《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一书。《段注》增删改订《说文》的工作以“今正”为标志,综合运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知识,综考多版本《说文》及其他文献典籍,一方面勘定《说文》,揭示《说文》宗旨与体例,另一方面阐述个人语言文字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文以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出版的大徐本《说文》为参照,将《段注》第四篇与其进行比对,共辑录异处279条,以此作为“今正”研究的对象。又从“今正”类型入手,将279条“今正”材料分为“正而有注”、“正而未注”、“正中含注”三类,分三个章节逐一考辨。每章之下又按照“今正”的内容分为“正正篆”、“正字义”、“正音读结构”、“正引文”、“正重文”等节次进行研究,有无从考证或疑惑之处以“存疑”论处。本文最后一章结合前三章实例对《段注》第四篇“今正”之成就与不足进行了评议,每条评价皆从实例得出,力求客观、中肯,以一隅而感知《段注》之博大精深,感知《段注》留给后人之启示。
【关键词】:《说文解字注》 今正 正而有注 注中含正 正而未注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绪论7-11
  • 一、《说文解字注》“今正”研究概述7-8
  • 二、论文研究对象及方法8-9
  • 三、凡例9-11
  • 第一章 《说文解字注》第四篇“正而有注”例研究11-67
  • 第一节 “正而有注”之正正篆11-14
  • 第二节 “正而有注”之正字义14-51
  • 第三节 “正而有注”之正音读结构51-62
  • 第四节 “正而有注”之正重文62-64
  • 第五节 “正而有注”之正引文64-67
  • 第二章 《说文解字注》第四篇“注中含正”例研究67-83
  • 第一节 “注中含正”之正字义67-78
  • 第二节 “注中含正”之正音读结构78-80
  • 第三节 “注中含正”之正重文80-81
  • 第四节 “注中含注”之正引文81-83
  • 第三章 《说文解字注》第四篇“正而未注”例研究83-87
  • 第一节 “正而未注”之正正篆83
  • 第二节 “正而未注”之正字义83-84
  • 第三节 “正而未注”之正音读结构84-87
  • 第四章 《说文解字注》第四篇“今正”评议87-90
  • 第一节 《说文解字注》第四篇“今正”之成就87-88
  • 第二节 《说文解字注》第四篇“今正”之不足88-90
  • 结语90-91
  • 参考文献91-93
  • 附录93-102
  • 谢辞102-103
  • 个人简介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荣;;也谈段玉裁的古今字观[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2 马立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今字类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3 庄秋菊;;从“示、王、倄”三部看《字林考逸》与《说文解字注》的异同[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10期

4 刘志基;“孔”中有只神奇鸟[J];咬文嚼字;1996年02期

5 李传书;段玉裁训诂研究的原则和方法[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郎久英;;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古文字的研究和运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李憧;胡俊俊;;《说文解字注·豕部》校勘述略[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裴伟娜;;《说文解字注》中的词义引申小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赵金丹;;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的哲学品格[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10 何书;;论段玉裁“造意”研究的价值及其对汉字教学的作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丽;;《说文解字注》“王x”当为“王冰”[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春晓;;《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所引方俗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范崇高;;《汉语大词典》盐文化词语商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莉;;内蒙古凉城方言中的古语词选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曾启雄;林雪栶;;汉字字书中的色彩文字[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祖伟 黄山市王祖伟砚雕中心;浅谈砚的发展与工艺[N];安徽经济报;2009年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古籍中的(辨)名与(辨)物(之三)[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元尚;藏砚:趣味盎然的诗意[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4 马斗全;古人如何看著述[N];光明日报;2002年

5 马晓东;清徐县——清源流碧涂水舒[N];山西日报;2003年

6 文/艾文;读唐莫尧的《诗经新注全译》[N];贵州政协报;2003年

7 杨抱朴;骈文研究的新创获[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南京大学文学院 李开;段玉裁与清代学术国际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10年

9 王党生 赵鹤茂 于立俊 陈新;金坛举办段学国际研讨会[N];常州日报;2010年

10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施丁;“垓下”应是一个地区名[N];安徽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远胜;《说文解字注》引雅学文献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安兰朋;《说文通训定声》词义引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明;《说文解字注》与段玉裁之校勘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阳;《说文解字注》第四篇“今正”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3 洪晔;《说文解字注》第三篇“今正”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4 朱敏;《说文解字注》异读字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阳名强;《说文解字注》“凡”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6 牛会平;《说文解字注》肉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杜秀云;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假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燕青;《段注》词义引申系统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梅书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术语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10 韩霞;《说文解字注》假借字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5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95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