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特色塑造的环境小品设计
本文关键词:城市街道特色塑造的环境小品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小品 城市街道 设计方法 特色研究 城市时代 文化特色 造型设计 高度集中 设计法 流动空间
【摘要】:本文以城市特色研究为背景,从环境艺术的角度出发,选择城市街道特色塑造中环境小品设计这个有针对性的选题进行了研究,从环境小品所处城市街道特色塑造需要入手,结合城市街道的实例进行了设计的探索,以期对街道环境小品的创新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今后国内街道环境小品的整治及规划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
【关键词】: 环境小品 城市街道 设计方法 特色研究 城市时代 文化特色 造型设计 高度集中 设计法 流动空间
【分类号】:TU986.48
【正文快照】: 城市是人们日常聚集生活、工作、休息的场所,是一个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高度集中的流动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大城市无论在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规模上,都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及信息化的高速流通,文化融合加速,很多城市在自身发展时变得千篇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义;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闫斌;栾博;;城市街道人性化问题研究:深圳华强北路案例[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2期
3 刘玉山;;太原高层建筑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年05期
4 胡永胜;;谈城市街道改造中的景观设计[J];美术大观;2009年04期
5 宋树德;;街道家具 细节体现城市品位[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2期
6 高山琦;;城市住宅区内街道柔性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3期
7 张亚钊;;城市街道的亮化工程设计[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闫磊,徐千里,周蔚然;找寻失落的空间——以典型地段为切入点重塑城市街道活力[J];新建筑;2005年03期
9 徐国柱;;浅谈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梁雯;;汽车之城[J];装饰;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峰;李晓红;;绿色建筑的新型结构措施[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宋琪瑛;张志刚;刘矛;王成华;;变刚度垫层上单独基础工作机理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3 刘郁馨;刘永福;吕志涛;;悬挂预应力混凝土悬臂大梁设计[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4 林朝晖;;嘉兴市城市总体风貌设计方法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云;吴从晓;邓雪松;;铅粘弹性阻尼器的开发、研究与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6 金云峰;项淑萍;;类推设计——基于历史原型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宋继强;石建光;郭建伟;;钢筋砼双向板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时最小板厚的设计方法[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8 陈昶;刘振国;;新型采暖系统的介绍及设计方法[A];2003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资料集[C];2003年
9 王荣国;戴成琴;刘文博;赵景海;;CFRP加固混凝土梁式结构技术及其设计方法[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10 Stefano Schiavon;;置换通风设计方法综述[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棠;城市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将进行外观改造[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2 潘永东;怎一个“挖”字了得[N];金融时报;2010年
3 苏怀亮;小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浅谈[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4 秦岭;规划“城中路” 体味“城之魅”[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姚毅邋张坚强;锦绣武胜映嘉陵[N];广安日报;2007年
6 张小梅;“活”建筑边上的“死”街区[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7 ;钢结构的火灾耐火性[N];建筑时报;2008年
8 本报评论员;雪情就是命令 行动就是责任[N];盘锦日报;2009年
9 余剑;奋战90天 共创省级卫生城[N];南充日报;2008年
10 朱科良 记者 汪开成;整治抛洒滴漏 确保迎检成功[N];眉山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李骥;腹板开洞工形截面拱的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胡仁茂;大空间建筑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王春沐;论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彭艳周;钢渣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韩静;对当代建筑策划方法论的研析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6 张爱军;复合地基优化的理论与措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何建龙;城市向导[D];同济大学;2008年
8 武延民;钢结构脆性断裂的力学机理及其工程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刘涛;箱形截面构件相关稳定承载力及滞回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周海宾;木结构墙体隔声和楼板减振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阳;哈尔滨城市街道墙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史恺;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晓存;城市街道“历史表情”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洋;沈阳城市街道设施通用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杨瑾;城市街道的人性化研究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韬;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媛;当代北京城市街道的地域特征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任珊;城市街道环境设施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程庆涛;关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系统探索与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马岩;现代城市街道环境中的小型休憩绿地设计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13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11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