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4:25

  本文关键词: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设计艺术类 教学模式 工作室 对策


【摘要】:本文探索以设计艺术类人才市场对专业学生的需求为基点,高校教学培养以学生能力为核心、实践环节能力突出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设计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从精确专业目标、构建"课程环"体系、改革教学手段、建立workshop工作室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解决旺盛的设计艺术类人才市场需求和高校学生培养的专业人才之间出现"鸿沟"矛盾的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
【基金】:2012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指导项目课题,课题编号:JYZD201206 2012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课题编号:JYYB201215
【分类号】:J50-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1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了2010年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本科(175个)、专科(296个)专业中,排在最后30位的有21个专业属于文科设计艺术类(动漫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舞台艺术、工业设计等)专业,初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兴平;艾楚君;;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与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6期

2 吴宏敏;田辉龙;;谈高校设计教育的创新性思维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年30期

3 凤建煌;;浅析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8年15期

4 法红旗;;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静野;宋连凯;;高职艺术设计就业指导与《毕业设计》课题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4期

2 刘硕;;高职艺术类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8期

3 屈梅;;高师艺术设计专业中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整合教学模式思考[J];大舞台;2012年10期

4 张敬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探讨[J];黑河学刊;2011年06期

5 杜晟连;李久明;刘冬保;;对建筑及环艺设计专业智力教育的思考[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杜杰;周晓辉;;以赛促推创新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14期

7 陈倩;孙磊;;探析艺术类大学生特征及就业形式[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7期

8 凤建煌;;浅析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8年15期

9 吴莹;;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36期

10 余作朝;;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咏;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戴树根;大学生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碰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沈鸿银;陈务健;;广西艺术学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3期

3 邹兴平;艾楚君;;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与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6期

4 张雪黎;张富强;胡颖辉;;2007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6期

5 刘宗波;试谈影响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建议[J];艺术研究;2005年02期

6 刘经兰;黄玉花;;提高和稳定毕业生就业率的方法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34期

7 丁振国;赵频;;谈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24期

8 裴继刚;创造性思维与工业设计方法[J];装饰;2001年01期

9 郑斌;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装饰;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青华;;对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本市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调查总结及对策[J];大家;2011年09期

2 李文辉;;设计公司人才需求与工作室教学探析[J];华章;2010年31期

3 张锐;庞大庆;;广告设计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4 胡文夥;;高职高专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5 左小平;邓元珍;;我国设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装饰;2009年01期

6 李杰;;中国画及中国画教育的尴尬——现代美术学院中国画教育的检讨及其对策[J];大舞台;2010年03期

7 周雷;;室内设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环艺工作室”教学模式为例[J];才智;2011年18期

8 蒋琨;;关于艺术设计教学引入设计实践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9 杨美华;;3+1教学模式——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玻璃艺术专业[J];装饰;2011年01期

10 张怡;;浅谈艺术设计专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淼;;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郑四华;姚春华;刘师东;;法国艺术陶瓷市场特点及开拓对策[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海燕;;浅谈改革高职高专服装教学模式[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王社欣;刘志宏;;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模式的探讨[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第九次优秀论文评选[C];2006年

5 叶云;郄恩田;尹传垠;;关于中国环境艺术教育方向及模式的探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杨莉;;让色彩呈现生命——色彩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探讨[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耀宁;;电脑与漫画[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8 贾军;洪波;刘香环;;《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法的改革[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张昕;;略谈美术学教学建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秦仁强;周欣;;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探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巍巍;美术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N];美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严长元;传承与原创:探索书法高端教育模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熊文娟;顺自然之理,处自然之势[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朱渝生;巴渝奇葩 粮食书画[N];美术报;2006年

5 胡勇;“导演”摄影师[N];经济视点报;2008年

6 采访人:强保 在座者:黄品臻(画家);一了东瀛行访谈[N];美术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唐永明;凤山艺术空间——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目光[N];美术报;2007年

8 姜凝;万珂新工作室向社会公众开放[N];天津日报;2006年

9 黎琼;孙家钵把工作室“搬”到美术馆[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陈强;肖谷:寄情于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李仲如;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李昌菊;油画民族化再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大梓;西方自画像艺术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剑民;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东兵;书法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分析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美珍;校外美术教育中家长参与教学的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洪霞;土山湾画馆美术教育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6 卢鹏;高职院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继龙;“实践性探究”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喜龙;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谌扬;雕塑工作室的空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馨月;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经济之互动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2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152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