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对艺术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的探讨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下设几个专业方向: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等,但目前各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构成基础教学上一直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因各专业研究方向的不同而对立体构成教学进行细致的调整和划分。因此教师要注意由专业研究方向来引导基础课程的教学,分析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并对立体构成教学进行改革,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分类号】:J50-4
【正文快照】: 一、立体构成的由来及其在基础教学中的作用立体构成是在80年代广泛应用于我国设计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中还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基础设计理论知识。这一概念的引入使得原先各自独立的各种专业设计拥有了同一个基础平台,为我国的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理论辅助支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平面构成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游蕾;;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美术教育[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郄建业;李成;;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最小信息单位[J];包装工程;2006年01期
4 郄建业;李成;杜lm;;混沌理论与现代设计创意[J];包装工程;2006年04期
5 陈国强;;论衡器之造型[J];包装工程;2007年10期
6 张吴湖;张新昌;;瓦楞纸板展示架的形态与功能分析[J];包装工程;2008年04期
7 周红明;;包装品牌文字的构成语意[J];包装工程;2008年09期
8 周威;王逢瑚;;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体形态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9期
9 卢章平;张子杰;;形态的视觉心理构成[J];包装工程;2010年20期
10 陆志国;;论工业设计的核心价值[J];包装工程;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智勇;黄曾光;;空间概念下的包装造型设计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玲;城市景观系统优化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蔡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庞蕾;构成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艾英旭;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余继宏;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家具形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刘雁;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周威;植物秸秆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姚浩然;人格化家具形态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萍;汉字造型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示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陈昔;老年人电子产品的操作提示性认知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杨隽;旅游纪念品的情感体验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鹏飞;小空间 大创造[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莹莹;云南岩溶景观旅游风景区导视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大欣;形态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诺;金属椅造型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强;办公新形态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海菁;机电产品工业设计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元翁;;对课程衔接上教学模式的探究——以立体构成和包装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大观;2010年10期
2 孙大力;;以立体构成的实践教学为例谈“实践技能三维训练模式”[J];美术大观;2009年05期
3 王鹏;;《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4 方玉珊;多姿多彩的立体构成──纸浮雕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美术教育;2001年01期
5 刘建伟;汪洋;;立体构成与陶瓷造型设计[J];陶瓷研究;2010年01期
6 张颖超;;浅谈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钟砚涛;王小妍;;对高校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方式的探讨[J];美术大观;2011年07期
8 汤士东;;对立体构成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年17期
9 周冬梅;;从立体构成角度解读霓虹灯设计[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10 张柏萌;电脑辅助立体构成教学研究[J];装饰;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淼;;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何清新;;超越“二元对立”——关于中国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一种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海燕;;浅谈改革高职高专服装教学模式[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孙俐;;巧思·巧选·巧用——如何通过图形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创意思维模式[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叶云;郄恩田;尹传垠;;关于中国环境艺术教育方向及模式的探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高华云;;商用汽车色彩设计浅析[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社欣;刘志宏;;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模式的探讨[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第九次优秀论文评选[C];2006年
8 贾军;洪波;刘香环;;《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法的改革[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张昕;;略谈美术学教学建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陈玲;;试论信息技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崔艳 通讯员 张书彬;艺术的历史与修正[N];美术报;2007年
2 谭海寿;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该改改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丁一;理论研究谨防“二元对立”论[N];中国摄影报;2006年
4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陆虹 嘉宾 范扬 中国国家画院 画家;范扬:对中国画教学,,我一向乐此不疲[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韩洪刚;看浙江缙云工艺美术学校的“教产结合”[N];美术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严长元;传承与原创:探索书法高端教育模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屈菡;美术院校新动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利铭邋建宏;让中国书法与西方艺术进行平等对话[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江苏省赣榆县实验中学 王鹏;走出“欣赏”的误区[N];美术报;2007年
10 刘颖;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年轻却不简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庞蕾;构成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美珍;校外美术教育中家长参与教学的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洪霞;土山湾画馆美术教育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卢鹏;高职院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剑民;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继龙;“实践性探究”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秦喜龙;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田培;立体构成数字化教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许砚梅;浅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慧良;立体构成寓于书籍形态设计中创造三维空间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70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17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