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对哈尔滨高层住区中心绿地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12:29
本文关键词:绿化对哈尔滨高层住区中心绿地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造就了数十亿人口享受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物质基础的同时,引发了人口聚集、土地资源短缺等相关问题,尤其是在用地紧张的大城市或中小城市的老城区。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宏观引导机制实现了单位用地“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导致城市空间不断向高空发展,使高层住区建设迎来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空间格局和景观形态发生巨大改变。相对一般多层住区,高层住区户外空间因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及布局方式而表现出不一样的局地微气候,恶性风效应、日照环境差、局部极端气温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户外活动的舒适程度,偏离了住区建设的初衷。在人们逐步认同生态社区、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今天,社区环境品质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对舒适程度的关注也更多延伸至户外环境的品质。因此,从优化微气候的角度和使用者舒适性的需求出发,营造舒适、可驻足的住区户外环境已经成为迫切的发展需求。城市住区中心绿地作为居民休闲活动、邻里交往的主要场所,对住区户外微气候环境的优劣产生关键性影响。本文以严寒城市哈尔滨为例,在寒冷漫长的冬季借助被动的景观设计手段改善提高住区公共空间微气候环境的效果比较有限,因此深入研究绿化参数与室外气候舒适度的关系,探求绿化指标合理的量化范围以提高过渡季节和炎热季节居民在户外空间活动的舒适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考虑城市气候特征和高层住区布局特征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区及其中心绿地进行调研观察,总结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客观数据和典型模式,并利用计算机环境模拟技术建立了绿化因子量变与中心绿地微气候的互动模型,分析比较了绿化覆盖率、绿化结构、植被高度等绿化参数对春、夏高层住区中心绿地风场及温度场的作用机制,归纳了其对温度及风速两个微气候要素影响规律,从而得出如何利用绿化提高微气候舒适程度的量化依据,以辅助建筑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科学合理的优化绿化方案,改善高层住区中心绿地空间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户外活动的舒适度。为严寒城市的高层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有助于丰富严寒气候背景下中观尺度景观绿地的规划技术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5.125;TU119
,
本文编号:1231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23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