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性
本文关键词: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性
【摘要】: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正逐渐丢失民族个性,日趋平面化和雷同化。文章试图阐释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性的重要作用,并为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525;TU238
【正文快照】: 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公共环境艺术是最能体现民族性的艺术领域之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许多城市的环境艺术在追求世界性的同时忽视了民族性。环境艺术设计师应挖掘民族文化的精华,将民族文化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莉;中国环境艺术的文化回归[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王平;;羌族文化与羌族性格的双重展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赵小琪;常莉;;当代台港澳新诗的人文中国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陈希红;;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忠萍;;浅析《吕氏春秋》蕴含的文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丹;;两型社会建设的观念文化环境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李劲松;李林杰;;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以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的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芝叶;;关于视觉脑研究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杨金杰;;云南经验:民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与民族文化发展链的衔接[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5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邓城锋;;香港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学习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基于内需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以长株潭“3+5”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论——以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10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夏英玲;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晶;辽宁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丹;对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晋媛;礼—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涵[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2004年08期
3 俞孔坚;;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年03期
4 李炳南;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晖卉;;浅析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艺术设计[J];神州;2011年17期
2 周啸虎;;完形环境艺术论[J];常州工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3 漆德琰;超大商场的环境艺术设计──澳大利亚墨尔本chadstone购物中心[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01期
4 邵健;;环境艺术的通境之路 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访谈录[J];世界建筑导报;2006年12期
5 崔占武;齐志茹;王蓬;;当今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J];河北林业科技;2007年04期
6 秦广海;;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7 郑欣;;郑州市开展环境艺术设计[J];城市规划通讯;1994年17期
8 傅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几个层面浅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3年10期
9 李晔凌;;环境艺术设计的点睛之笔:艺术陈设[J];科技资讯;2006年20期
10 张睿丰;国佳;;环境艺术教学研究[J];华章.教学探索;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义博;乔飞;;环境艺术设计形态语义之理论研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2 郭晓;张建新;;城市道路文化背景的回归——对兰州市2002年城市道路整治工程的思考[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张象枢;曹颖;;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系统思考[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先逵;;论苗居建筑文化特质[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5 何模田;;保护、开发风景名胜、历史城镇的前置景观探索[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方益萍;;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传统建筑园林规划——以济南珍珠泉及德王府花园为例[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7 冯晓静;;灯光照明与设计的结合[A];《室内照明节能与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蓓;;略论城市化建设与民族建筑的保护[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9 耿虹;吕宁兴;;改造规划应关注社会变迁与生存公平问题——以温州沙河生态示范村建设改造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白丽燕;张鹏举;;传统意象的现代解读——红召重建设计笔记[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邀嘉宾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主任张绮曼 本报记者 梁捷;让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活[N];光明日报;2003年
2 赵璋;城市环境艺术设计[N];中国建设报;2003年
3 王丽辉;多一点人性关怀 少一些形式追求[N];中华建筑报;2004年
4 夏晋;建筑语言的继承与创新[N];中国建设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赵志国;举行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高峰论坛意义深远[N];中华建筑报;2010年
6 王丽辉;探索中国的环境艺术之路[N];中华建筑报;2004年
7 驻湖北记者 陈洁 通讯员 詹德英 黎乐;老区造就“建筑铁军”[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信义;都市住宅的未来[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朱贵升;中装协:中国赛区广发“英雄帖”[N];建筑时报;2009年
10 刘亚东;“封闭”与“开放”尽述中外建筑观念[N];中国文化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峰;具有民族风貌特色的铁路客运站候车大厅环境艺术设计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唐果;基于生态性的衡山萱洲古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于冬波;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臧培;高校图书馆交往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08年
5 任坤;从审美心理角度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谢东;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技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7 徐文;和谐生活方式营建与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续昕;宫观建筑环境设计中道教美学思想的运用[D];四川大学;2003年
9 杨s,
本文编号:1281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28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