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小学音乐特色课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藏中小学音乐特色课程研究 出处:《西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世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在我们身边潜移默化着我们的环境、思想和文化。世界在缩小,组合式的新兴文化快速替代着几千年里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那些蕴藏于我们骨血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家、民族和不同地域都存在着在全球化背景中如何保持自身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纯真性问题。在西藏这片土地上至今仍有未被现代文明所严重侵蚀的农区、牧区、林区传统文化,更是音乐艺术的宝库——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他们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与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形成了风格独特、品种多样的特征,不管从专业机构传承角度还是民间传承角度而言这样丰富且珍贵的音乐艺术珍宝都不应蒙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经济世界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和生态多样化的需求是音乐特色课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理由和优势所在。本文主要针对性地选择西藏区内37所中小学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音乐特色课程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在现今这个大教育环境中音乐特色课程所出现的问题与其对策进行研究,思考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将这些宝藏传承发扬,并让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为现代教育发挥育人作用。本研究正是以西藏中小学音乐特色课程为研究方向,通过探讨音乐特色课程的价值作为依据,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西藏中小学音乐特色课程系统化、理论化、实践与理论可结合方面的思路,为有效改善西藏中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教育提供基础性的可行方案及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us imperceptibly changes our environment, thought and culture. The world is shrinking. The combination of new culture is a rapid replacemen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ose in our blood in the world outlook,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behavior and so on are under unprecedented impact. Countries, nationaliti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all ha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maintain the inheritance and purity of their outstanding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still agricultural areas in Tibet that have not been seriously eroded by modern civilization. Pastoral are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orest areas, but also the treasure house of music art-folk music, religious music and court music in this holy land, they continue to change with the history of society.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and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ormed a unique style, variety and variety of characteristics. Whe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or folk heritage, such rich and precious music art treasures should not be dusted. The nation is the world. The demand of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world integr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and advantag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usic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This paper mainly selects 37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ibe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cessity, urgenc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usic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in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ink about how to carry forward these treasures in the school music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let these precious traditional cultural wealth for modern education play an educational rol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ibet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through the value of music characteristics curriculum as the basi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author further constructs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music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ibet. It provides the basic feasible plan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music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ibet.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9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再旺;;浅谈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的开发[J];人民教育;2012年07期
2 杨贤芳;薛绢;房莹;;方寸之间展魅力 文化奇葩溢书香——介绍特色课程《藏书票》[J];成才与就业;2012年21期
3 王等等;;特色课程不能只考虑“特色”[J];中国德育;2013年10期
4 刘彩玲;;浅析国际化特色课程考评的反思与创新[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韩立芬;;区域推进特色课程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4年03期
6 曾丽芬;;浅谈“岭南艺术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4年03期
7 黄沫;吕国清;万俊敏;;面向高校的广西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特点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4期
8 韩立芬;;聚焦特色课程共享 注重区域研究和指导[J];现代教学;2014年Z3期
9 王建;吴永军;;高中特色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1期
10 ;国外中学的特色课程[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耀峰;;用特色课程培育学生幸福童年[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崔娜;;幼儿园京剧教学的探索与尝试[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智勇;李福裕;徐强;;创新教育特色课程板块的构造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光锋;;根植“舒心校园”百花竞艳 立足“特色课程”桃李芬芳[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5 张艳丽;弓海霞;;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之特色课程玩出多彩童年[A];基础教育区域性发展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2年
6 孟兆利;;人性办学彰生机 特色课程润人生[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杨敏虹;朱善安;潘再平;徐平康;李智巧;;特色课程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翟晋玉;特色课程必须是土生土长的[N];中国教师报;2012年
2 实习生 庄少珊;开设特色课程 培养一技之长[N];潮州日报;2013年
3 官欣 本报记者 梁明;市教育部门设立北川中学特色课程研究室[N];绵阳日报;2009年
4 记者张策 见习记者张超;推动高中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N];天津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崔葳 通讯员 肖玉泉 吕茂盛;发挥学生优势 奠基成功人生[N];淄博日报;2010年
6 采写 实习生 李广荣 刘金练 杨涛;特色课程:菁菁校园有“奇葩”[N];中山日报;2006年
7 记者 陈显波 宋丹青;建设学校特色课程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N];雅安日报;2013年
8 记者 张真弼;专家研讨办好女子特色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陈玉珍;办学生喜欢的学校[N];泉州晚报;2011年
10 武汉老年大学 何兴智;对办特色老年大学的几点看法[N];中国老年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煜;西藏中小学音乐特色课程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2 张凌;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现状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卫晋丽;特色课程体系建构及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丹;重庆市R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琰;幼儿园寄宿制特色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15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41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