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棉伯浜37-1、37-2商业地块设计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棉伯浜37-1、37-2商业地块设计与研究 出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 多元化 复合型社区 情景商业 开放街区
【摘要】:现代城市中,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产生各种城市问题,造成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弊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担。城市问题的引发使城市开始趋向于多中心、多点聚集的方向发展,随之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趋向于多元、多功能的复合型社区发展。多元化复合型社区将居住、工作、购物、休闲、娱乐、有机的联系起来,扭转了工作与居住完全分开的传统观念,减少了生活和工作场所之间的距离,多功能综合互补,建立起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提高了土地空间与市政设施等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既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提供了内涵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弥补了城市化的缺陷,提升了城市资源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商业的引入,还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尤其是对商业街的回归与融入社区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将继续创造生活方式与生活形态,使社区生活和城市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商业从单一的购物交换过度到了为获得社会归属感和环境体验的情感消费。而这些也成为面对电商冲击、大型集中商业冷清,商业环境得以再生存和成长的证据。本论文正是根植这样的时代背景,以上海嘉定新城开发中南翔棉伯浜37-1、37-2地块为例,通过该地块实际建造的全过程来探讨关于新城中多元化复合型社区的建立。看它如何在平衡市场因素、经济因素、开发商利益、使用者需求、规划限制等因素的前提下,很好的继承城市文脉,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环境,塑造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交流性、文化性的特色城市商业空间,为人们营造功能复合、设施齐备、场所感强的休闲娱乐购物生活环境。以及它对于一个设计理念如何从前期到方案设计再到深化设计直至施工建设的全程贯穿。最后将通过项目的落成与方案的对比,建筑实体、空间、环境的体验,去验证这个理念的可行性并做总结进行理论提升,为同类型的项目开发提供参考,对未来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进行展望。
[Abstract]:In modern cities, large-scale, high-intensit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 variety of urban problems, resulting in a shortage of resources, traffic conges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ills. It brings the burden to people's life. The city problem starts to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multi-center and multi-point agglomeration, and then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tends to be pluralistic. The multifunctional complex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multiplex community will live, the work, the shopping, the leisure, the recreation, the organic connection, has reversed the traditional idea which the work and the residence completely separate. It reduc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workplace, the multi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complementation, and establishes the interdependent value relation. It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urban resources, such as land space and municipal facilities. It not only realize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ut also provides a variety of urban landscape, which makes up for the de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business, it will also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especially the return of commercial streets and integration into community life. To some extent, lifestyle and life forms will continue to be created. Make the community life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to a benign circulatory system. Business from a single shopping exchange to the emotional consumption for a sense of social belonging and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And these are also facing the impact of e-commerce. The evidence that the commercial environment can survive and grow again. This paper is just root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Zhongnan Xiang Mianbo Bang 37-1 ~ 37-2 block in Jiading New City,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it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versified and complex community in the new town. See how it balance market factors, economic factors, developers' interests, user needs. Planning constraints on the premise of a good inheritance of urban context, the use of urban space resources environment, the creation of open, diverse, flexible, communicati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s commercial space. For people to create a composite function, facilities are complete. Place sense of leisure entertainment shopping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ow to a design concept from the early stage to the project design to deepen the desig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Finally, the project will be completed and the plan of the. Than. Construction entity, space, environment experienc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concept and summarize the theoretical upgrading, for the same type of project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of urban space and urban life prospects.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红岩,法奕;经营城市必须处理好6大关系[J];城建档案;2004年03期
2 陈柳钦;;基于产业视角的城市功能及其优化协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陈文晖,吴耀;开发区与城市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J];开放导报;1996年12期
4 匡吉文;谈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J];长江建设;2003年04期
5 程立国;钱七虎;;论城市防护学问题[J];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刘炜;个性,城市的灵魂——关于全球与城市发展倾向的思考[J];中外建筑;2001年06期
7 ;城市特色[J];建筑与文化;2008年12期
8 祁新华;程煜;陈烈;;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划分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8年01期
9 余雪;;城市地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J];山西建筑;2008年27期
10 彭建国;汤放华;;城市地域特色的过去、现状与未来[J];城市问题;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萍;;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施旭栋;孔令龙;;从“车性”的城市回归“人性”的城市——基于国情的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构想[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孟斌;;城市地域界定方法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周立;;城市特色地段色彩分析——以南京总统府及周边地段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姞固;椨守av;;城市u#im}Pi松齷的城市化回a裳芯縖A];第十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董贺轩;;城市立体化——城市模式发展的一种新趋向解析[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7 陈胜昌;闫甜;;发展城市圈,促进生产力大发展——再论中国需要发展超大型城市[A];“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生态‘大北京’论文集[C];2004年
8 陈菁菁;陈建军;丁正源;;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功能研究综述[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永革;;城市比较研究的一个误区——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之评价[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10 刘陶冶;郭旭;曹新红;;哈尔滨城市休闲文化建设探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健;我省将开展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摸底调查[N];贵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晓斌;“城市原点”丛台揭幕现真容[N];邯郸日报;2011年
3 五合国际 邹毅 刘力;二线城市:开发商的下一个目标[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蔚然;把村庄里的“都市”揽入城市的怀抱[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龚义龙;绿使城市充满生机 水让城市变得鲜活[N];沈阳日报;2006年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副市长 罗建文;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促城市可持续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文化与思想才能让城市永葆生命力[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王晓华;城市特色如何延续“香火”[N];太原日报;2007年
9 姜煜华 甄峰 魏宗财;国外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典型案例[N];中国建设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付凌;建设国际明星城市、戈壁明珠城市[N];酒泉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浩禹;宋代城市税收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张博野;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化与空间整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R,
本文编号:1433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43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