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景观的叙事表达研究
本文关键词: 纪念 纪念性景观 景观叙事 叙事表达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纪念性景观是人类纪念情节物化的一种形式,其设计创作涉及到社会、政治、民族、历史、文化等,深刻体现出人类的激情和冲动,较之一般的园林景观,深深打上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烙印,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体现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对于承载城市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纪念性园林景观不断兴起,设计国际化的热潮致使各地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趋向同一,形式效果的雷同抹煞了民族性、本土性,忽视了纪念景观精神情感的表达。出于人文情感的需求,从文学、绘画等叙事理论催生出的景观叙事设计理论契合了景观“纪念性”的特质,作为设计指导,能将观者引向深层次的思考介质,传递纪念景观更加厚重的文化语义,是对纯粹形式主义的补偿,更作为一个具有精神意义的“场所”而存在。本文首先阐述了纪念性景观和叙事景观的相关理论,然后针对杭州的纪念性景观进行了调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适用的叙事景观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了叙事性表达方式在设计中的运用和创新。以期对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Memorial landscape is a form of human memorial plot materialization, its design and creation involves the society, politics, nationality, history, culture and so on, deeply reflects the passion and impulse of human beings,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landscape, Deeply imprinted by anthropology and culturology, with the dual attributes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reflecting a mor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for carrying urban civil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ys an active and effective rol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level in our country, memorial landscape is constantly rising. The trend of design internationalization causes the design of memorial landscape to be the same. The similarity of the formal effect has obliterated the nationality, the nativeness, neglec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ual emotion of the memorial landscape, out of the need of the humanistic emotion,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narrative design theory of landscape, such as painting and other narrative theories, fi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morial" of landscape. As a guide of design, it can lead the viewer to the deep thinking medium and transmit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memorial landscape. It is the compensation of pure formalism, and also exists as a spiritual "place".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memorial landscape and narrative landscape, and then investigates the memorial landscape of Hangzhou. Combined with specific case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put forward suitable narrative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y, finally through practical cases to explore the use of narrative expression in the design and innovation, in order to modern memorial landscape design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江;风景与景观[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4期
2 吕娟;;适宜和谐共融——园区景观的人性化[J];城乡建设;2009年03期
3 祁黄雄,蔡运龙,徐勋光;度假区人居环境景观的可持续性规划——以浙江会稽山旅游度假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4 曹宁;李志国;李武;;武功县渭河生态经济景观带规划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5 米伟;林伯伟;;余泥渣土受纳场景观恢复设计探讨——以深圳市下围岭余泥渣土受纳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6 胡牮;;光景观在城市带状绿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6期
7 马亚君;李明华;;兰州黄河风情线景观提升的策略浅析[J];河南建材;2013年03期
8 刘抚英;城市海滨风景区的景观组织[J];新建筑;1996年01期
9 罗仁朝;曹智华;;重现特征景观意蕴的规划策略探讨——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典型景观规划[J];规划师;2007年06期
10 宋晓航;玄凌海;王宇峰;;解析鹤岗市迎宾大道景观带规划[J];山西建筑;2012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晶;耿立明;;青岛前海景观步道改造调查与分析[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建筑材料篇)[C];2007年
2 祁黄雄;;山岳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的保存与发展[A];中国山地住宅建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卢瑜琴;杨宏烈;;广州黄埔军校旅游风景区景点规划[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燕勇;郝益东汤爱军视察成吉思汗大街特色景观区建设情况[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2 许渊;早日把绿心建成生态景观区[N];台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小爱 通讯员 罗玲;圭塘河生态景观区开工建设[N];湖南日报;2011年
4 贺英;坡地景观 美不胜收[N];大同日报;2005年
5 李永武;北大门将建森林生态景观区[N];兰州日报;2007年
6 于洪学;冰城夜放花千树 灯火辉煌照无眠[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记者 朱榕;光明港北岸都市乐活景观区基本建成[N];福州日报;2013年
8 记者 卓晋萍;中心城区景观片区划定实施[N];湄洲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凌;天心区打造中央文化景观区[N];湖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刘媛媛;江滩建设六大休闲景观区[N];黄石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磊;景观叙事手法在保山市汉庄古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石苗苗;本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郭晨;清水一泓—碗窑村水乡码头景观带设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璐璐;西安临潼凤凰池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朱婷婷;纪念性景观的叙事表达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隗丽;景观塔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唐旭妍;居住社区主题景观的策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方瑶;马家沟河沿岸已建成景观的使用状况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朱晓璐;基于叙事学的景观空间体验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曹烯博;广州南沙岛景观破碎和规划干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6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50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