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云田社区景观优化设计
本文选题:新农村 + 云田社区 ; 参考:《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虽政府已采取多项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建设发展有大幅度提高,然而,大部分农村因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增长,也大大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因此科学的对新农村景观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参考大量国内外景观设计理论研究及优秀案例,在理解农村社区与农村景观概念的基础上,以云田社区的景观现状分析为基础,从地域特色和生态低碳技术出发,提出相应的景观优化设计措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株洲市云田社区的自然景观、聚落景观、文化景观、经济景观、水域景观、道路景观、庭院景观进行实地调研,评析其现状情况,并分析社区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景观优化设计提供立足点。(2)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云田社区景观优化的原则,并以”反规划”理论为基础,提出社区景观优化的方法,指出设计应从延续地域特色文化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入手。(3)基于之前的现状评析,针对云田社区景观的不足,对云田社区的建筑景观、庭院景观、水域景观、道路景观四个方面进行专项优化设计,在实际案例的研究中得出农村社区景观优化的通用方法,为全国现阶段多数农村社区景观优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借鉴。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has been the bottleneck problem that hinder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many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truction by a large margin, however, most of the rural areas lack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There ar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waste of land resources and so on. This to a large extent affects the r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rural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greatly hindered the pac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o the scientific design of the new rural landscap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eferr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design theories and excellent case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rural community and rural landscap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andscape situation in Yuntian community,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low-carbon technology.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landscape optimization design are put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e natural landscape, settlement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economic landscape, water landscape, road landscape and courtyard landscape of Yuntian community in Zhuzhou City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t also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mmunity landscape, provides a foothold for the following landscape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community landscape optimization in view of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community landscap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nti-plann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ign should start with the continua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courtyard landscape and water area landscape of Yuntian commun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view of the deficiency of Yuntian community landscape. Four aspects of road landscape special optimization design, in the actual case study of the rural community landscape optimization of the general method,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current stage of the country rural community landscape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美红;东山县景观空间格局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谢双喜;林媚珍;马秀芳;;广州市花都区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科学;2007年01期
3 曲晨晓;;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景观协调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7年04期
4 王庆;;园林景观对房地产的影响[J];住宅科技;2008年01期
5 康宁;李树华;李法红;;园林景观对人体心理影响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8年07期
6 蔡学林;廖为明;张天海;李小毛;陈飞平;邓荣根;;森林声景观类型的划分与评价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李厚增;林文鹏;温家洪;施敏琦;;上海市闵行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8 胡冰殊;曹广超;马燕飞;;黑河源区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9 刘永娟;;上海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王信权;王凯林;耿美云;朱春福;;园林景观的评价标准刍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滨章;李婷婷;;从《欧洲景观公约》看我国景观的安全与保护[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赵洁;林箐;;对当代纪念性景观“纪念性”表达的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张捷;唐文跃;张宏磊;;中国城镇书法景观空间分异现象的测量[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利顶;傅伯杰;赵文武;;“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李露;谢冶凤;张玉钧;;村镇景观乡土性特征探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邱斓俊;裘鸿菲;;重构城市“绿色”网络——废弃铁路景观的更新设计[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青;胡玉敏;陈玲;陈志斌;;景观生态学原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拜泉农田林网景观宏观布局空间表达与定量辨识[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曹娟;梁伊任;章俊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景观调查与评价初探[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10 谢苗苗;王仰麟;;景观类型的热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深圳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凌翌;未来五年把龙泉山脉装扮成一条景观风景带[N];成都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孙爽;让绿色成为今日社区的主题[N];中国花卉报;2003年
3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 尤再健 王兴达;城市街角景观设计初探[N];中国花卉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洋;景观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肖红生;基于“3S”技术村级景观长期动态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邓荣根;森林声景观品质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4 李丽媛;基于目标系统的景观策划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郭文华;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陈卫平;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规划[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李艳菊;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淑娟;帽儿山地区森林景观动态过程及景观生态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顾凤霞;生态城市用地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仁杰;虚拟地理环境中的旅游景观感知度定量计算[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宁;有效种群容量下景观格局及尺度对景观遗传模拟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彬;成都平原乡村酒店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设计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爱芝;村镇景观的形成条件与保护[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年
4 王环杰;基于RS的西宁市森林景观动态格局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红艳;宁夏泾源县龙潭街带状公园提升改造设计[D];宁夏大学;2015年
6 庞新坤;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的景观热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薛静;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下土壤表层盐分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玉苏普江·艾麦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乌鲁木齐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徐谅慧;岸线开发影响下的浙江省海岸类型及景观演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苏日嘎拉图;鄂尔多斯土地荒漠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29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82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