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
本文选题:太湖西苕溪流域 + 城镇化 ; 参考:《南京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太湖流域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频繁发生的水污染现象使得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强烈的人类活动不仅使得其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也直接影响了河流景观格局以及流域水环境系统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寻求一个基本流量来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正常更新循环并协调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同时在了解区域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城镇化下土地利用变化与河流水质的响应关系,也能为日后的城市规划以及水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太湖流域西苕溪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研究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水文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研究方法,以水环境为主线,以环境流量作为切入点,综合利用土地利用以及水质数据,借助ArcGIS、冗余分析等软件,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和流域的环境特征,在河流的水环境评价分区分功能,水量评价中引入人类活动及用水指标,水质评价中选取适合于有机污染比较严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并创新性的加入客观熵权法赋多指标权重对其进行修正,以定量角度研究水量丰富地区的环境流量综合评价,同时对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的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与水环境的响应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析,力争弥补该区域相关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城镇化下流域水环境质量的调控措施。(1)剖析了流域水环境现状首先对西苕溪流域2010年的水环境特征进行识别,采用Spearman筛选适宜的水质指标,发现TN、BOD5和DO测值常低于地表水功能区划最低值,且汛期的整体水质状况呈现劣V类不达标,非汛期呈现Ⅲ类基本达标。进而在此基础上,本文选用修正后的环境流量评价分析方法进行水质水量综合计算,结果发现从水量角度看浒溪与西苕溪干流不达标,水质角度看西苕溪干流严重不达标,也即综合评价水环境现状为:除浒溪和西苕溪干流之外,其余的子流域水环境综合评价均达标,而针对西溪而言,新修正后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中水质因子TP的指标权重变大,对比旧有的评价方法,熵权法赋指标权重更充分考虑了各个子流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比于均值法和传统加权法,结果更具合理性。(2)识别了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GIS分析技术对西苕溪流域2001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从时间上讲,城镇用地快速增加,占比由0.76%增加到8.87%,而林地则大幅度减少,由82.32%降低到67.86%;而在空间上,5个子流域基本都保持有城镇用地增加而旱地和林地的面积减少的趋势,尤其是西溪的城镇用地由0.08hm2骤然增加到23.93hm2,其局部相对变化率是远超过整个区域城镇用地变化率的,且整个流域突出表现为城镇用地由旱地和林地大量转入。(3)探讨了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的响应关系为了探讨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河流水质的响应关系,首先利用GIS获取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由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计算不同空间尺度下各个子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指标,进而采用冗余分析法和构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存在明显的尺度性依赖,表现为城镇用地、水田和旱地与除DO外的所有水质因子呈现正相关,林地则恰好相反,且汛期和非汛期表现的规律一致,不存在季节性差异,即城镇面积的增加将造成不透水面的增加,水质恶化,而林地的面积增加则能改善水环境质量;②土地利用格局与河流水质的相关性表现为汛期和非汛期一样的规律,即多样性指数(SHDI)、斑块结合度(COHE)以及斑块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在不同空间尺度下与除DO以外的水质指标负相关,而斑块密度(PD)与平均形状指数(SH_MN)则与之呈现正相关。也即PD和SH_MN越大,越有利于河流水质的改善;而COHE越大,SHDI、IJI越复杂,可能会导致河流水质的劣化。(4)提出了水环境综合调控措施结合西苕溪流域的自然环境与旅游发展现状,可划分部分景观保护区,加强面源污染如生活污水等的排放,加强集中治理,加快城市污水管网的安装,同时进一步控制城市旅游陆源污染。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Xitiaoxi River in Taihu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 and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river water quality . In this background , it is possible to search for a basic flow to maintain the normal renewal cycle of river ecosystem and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 ( 1 ) The water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Xitiaoxi river basin are identified firstly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Xitiaoxi basin . In this paper , it is found that the index weight of water quality factor TP in Xitiaoxi river basin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at of Huxi and Xitiaoxi . ( 3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water qualit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river water quality , the paper uses GIS to acquire land use pattern area ratio of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明建,郑旭煦,余纯丽;重庆花溪河水环境质量与乡镇经济的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马宁;刘民;梁万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水环境质量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11期
3 付盈春,卜晓辉,庄晶,李英姝;佛寺水库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年02期
4 林巧莺;福州市水环境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地理;2003年03期
5 汤仲飞;保护水环境 建设新家园[J];环境导报;2003年16期
6 翁建中,杨积德,杨春江,莫庆源;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调查[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年02期
7 谢红彬,燕乃玲,虞孝感;工业化过程的差异对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无锡市和湖州市为例[J];湖泊科学;2004年04期
8 徐秋华;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石竹湖水环境质量[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程光均,向文英,李晓红,武建华;频率洪水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毛剑英;肖建军;朱建平;;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振才;程兴奇;杜守建;曹广占;;应用逼近理想解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2 康利荥;;近十年辽河沈阳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控制措施[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韩秋萍;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浅析我国水环境管理体制问题以及对策建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常建华;;对我省水环境的思考与建议[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米世侨;仇士萍;;洛清江河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环境保护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6 吴丽平;;改善东阳市水环境质量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7 李树根;李国民;邹南昌;;在海河综合改造开发中做好水环境的保护问题[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张伟;刘志红;;加快昌平区污水治理步伐 提高昌平区水环境质量[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吴玉升;;建设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秦军;仇士萍;;柳江河柳州市区河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环境保护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赖臻;北京水环境质量已达奥运要求[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记者 宋茜;我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N];江西日报;2013年
3 记者 秦骥 实习生 侯颖;上半年西安水环境质量总体好转[N];陕西日报;2013年
4 记者 马昭 实习生 贾媛媛;蓝天数双过半 水环境质量好转[N];西安日报;2013年
5 通讯员 李奕慧;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良好[N];汉中日报;2013年
6 府信;开展南粤水更清行动 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N];惠州日报;2013年
7 记者 常慕城;我市获全省水环境质量改善一等奖[N];菏泽日报;2014年
8 周雁凌 季英德;山东省水环境质量11年持续明显改善[N];中国水利报;2014年
9 章伟 姜华;句容综合施策改善水环境质量[N];新华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李良;福建水环境质量提升[N];中国环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丽;TOC和氮磷对水环境影响的熵增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宋明生;基于数值模拟的流域水环境综合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3 张道军;复杂水环境资源系统智能管理、预测和决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徐红敏;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水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金英;灰色预测理论与评价方法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臧锐;吉林省城市化演变发展及其水环境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坤;渤海西部、南部滨海带主要河流水库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坤;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崔海波;流域水环境安全防控评价指标体系[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秋元;区域水环境评价系统研发及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孙辰琛;茅尾海海水环境质量响应人为活动变化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6 詹平;慈溪市城区河道改善水环境引水配水方案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7 孔晓露;扬州市城区活水引流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8 隋小娜;包头市水环境质量预测[D];内蒙古大学;2016年
9 汪超;农业和旅游活动对沙湖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D];宁夏大学;2016年
10 苏发文;大丰盐碱养殖虾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对水环境pH值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19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01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