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四维互动在空间展示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12:56

  本文选题:四维互动 + 空间展示 ; 参考:《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四维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在点线面三维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时间的概念。而之后产生的四维互动的概念,是基于四维电影的原理,因为在这样的电影中,人们能将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调动起来,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方式;而互动就是人在所处的环境中,彼此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展示活动中,互动就是为了传达信息,因而它的传达方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会对各方产生不同的影响。充分利用四维的特性,将其与互动性结合起来,给予了人们极大的参与力,给了创作者更大的发展空间,展示空间的效果也因此变得不可预见。展示艺术需要以空间为依靠才能更好的表现,反过来,展示艺术也可以通过空间重新整合,成为可以在四维展示中利用的空间。如果说展示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那么空间的规划则是艺术创造的核心。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创作也不断融入了高科技的元素,科技的利用给四维互动带来更大的突破。在商业橱窗和主题展示中,设计者把艺术与当下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的效果,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微”时代,“微”空间为四维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商业展示和艺术创作也产生了极大的创新,一种数字跨媒体艺术的新表现形式-“微”艺术也随之诞生,跟随“微”时代的潮流挖掘运用当今科学技术里的最新成就,不断探索和创造出融合数据挖掘的全新的四维交互感受,才能为未来四维空间展示方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Abstract]:Four dimensional is a concept put forward by Einstein, it is to add a concept of time on the basis of point line surface 3 D. Then the concept of four-dimensional interaction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our-dimensional film, because in this kind of film, people can mobilize all kinds of senses, such as vision, hearing and so on, and produce a special way of experience. Interactio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peopl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their environment. In the exhibition activities, interaction is to convey information, so its way of communic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t will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all partie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dimensions and combining it with interactivity, it gives people great participation, gives creators more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display space becomes unpredictable. Display art needs to rely on space to better performance, in turn, display art can be reintegrated through space to become the space that can be used in four-dimensional display. If display art is a human creation, then space planning is the core of art cre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tistic creation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elements of high technology, and the 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greater breakthrough to the four-dimensional interaction. In the business window and theme display, designers combine art with curr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wing rich and colorful, novel and unique effects, so as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In today's mobile Internet "micro" era, "micro" space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four-dimensional interaction, in which commercial displa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lso produce great innovation. A new form of digital cross-media art, "micro-" art was born, following the trend of the" micro-" era of mining the use of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 Only by exploring and creating a new four-dimensional interactive feeling of fusion data mining can we bring more possibilities for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four-dimensional space display mod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5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廖世栋;;四维空时与肿瘤研究[J];医学与哲学;1986年12期

2 淡蓝浅绿;我的四维[J];第二课堂;2004年12期

3 孟才皓;;青春散场,挚爱四维[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09年06期

4 刘文浩;;时间的两重性[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5 柏科;;“第四维”写真[J];人像摄影;2008年10期

6 顾乐真;从维新国剧社到四维平剧社(上)[J];戏曲艺术;2000年03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亚娟;吴海龙;俞汝勤;;自加权交替拟合残差四维校正新方法用于测定血浆中的血清素含量[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李民;;四维立体针疗法结构“兼容概念”及对癌疼痛拟制特性的应用[A];中国针灸学会第六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交流暨针灸学科发展与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黄昭穗;杨骄;刘靓;黄昭tD;何艺芬;栾丽丽;;路径式优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四维系列研究[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杨克柽;王劲武;;基于单螺旋CT的四维成像方法[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赖志凯;海南唯一一家四维电影院倒闭[N];工人日报;2007年

2 谢环东;小商行胜诉“四维”异议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3 樊哲高;沈阳四维:立体产业“抓眼球”[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张祥斌;金四维龙头新产品金秋走市场[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5 傅嘉;四维图新上半年业绩大降[N];中国证券报;2013年

6 记者 操秀英;四维图新发布国内首个全国交通指数[N];科技日报;2014年

7 欧文;把社会责任作为自己份内的工作[N];中国包装报;2004年

8 记者 夷施 黄远;高德“入网” 四维盯上手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见习记者 姚伟;大股东二度转手 19岁乡下男孩成四维控股“神秘”股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熊宇家;四维控股重组扑朔迷离 杜拉维特入主悬而未决[N];华夏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田野;四维互动在空间展示中的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2 尹义红;四维制药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兀松贤;一个对称的四维混沌系统及其信息隐藏应用[D];汕头大学;2009年

4 郭慧霞;张四维年谱[D];兰州大学;2007年

5 韩光瞬;林木生长模型比较研究及其四维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魏敏;四维变分方法在微分方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87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087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