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人才培养
[Abstract]:With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med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major stages of evolution, such as commercial art, arts and crafts, printing art design, decoration design, graphic design, etc. Finally, it becomes the design of using visual media as the carrier to express and convey information by visual symbols.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plane in the past form and the static state to the dynamic and comprehensive direction, forming a pattern of industrial design, product desig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lothing and clothing design. New areas of design where other visual media, such as animation, correlate and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 [1].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e calls for High quality,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mplex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分类号】:J50-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程晓红;徐娟;张利;罗轶超;;基于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王海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7期
4 何洁;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J];装饰;2002年03期
5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斌;;电脑技术设计也是一把“双刃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胡轶男,靳占荣;数码技术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袁恩培;严富华;魏琼;;论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陈烁;;信息化和人性化可以兼得——关于动态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空间的设想[J];电影评介;2009年01期
5 徐红;;构图与版式的异同及交融[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6 王芳;;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7 闫如山;;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变探析[J];大众文艺;2012年23期
8 王京芳;;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路径选择——基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协同效应[J];大学教育;2013年01期
9 俞乐;刘拥海;崔铁成;;新升地方高校强化协同创新的挑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3年03期
10 陈冬梅;;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高教探索;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帆;;组建战创伤协同创新中心的体会与思考[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潘锡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机制探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志强;李钊;朱永跃;;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博弈分析的高校服务价值提升研究[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钟灿涛;;面向协同创新的大学知识产权管理[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闻琳;;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研究——基于协同创新视角[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兴;网络虚拟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张丽娜;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李小丽;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廷;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志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7 李小丽;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廷;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宋丽萍;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10 张琰飞;新兴技术研发主体间协同创新效应实现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莲;视觉元素在交互设计中的运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黎明;数字化境遇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转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赵芸蓉;提高农村高中生视觉素养的专题网站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曲美亭;数码时代的虚拟视觉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5 田昀鑫;“非主流”网络图片中的视觉艺术体现初探[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6 乔颖;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形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鬲波飞;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张学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和意义[D];清华大学;2004年
9 周斌仲;软件图形用户界面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叶敏;基于网络虚拟展示的汽车内饰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3 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04期
4 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1期
5 何海燕;;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深入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12年03期
6 周瑞超;肖立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构建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王海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吴玉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10 王树国;;乘势聚力 协同创新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伟;网络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陈玲;设计的新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现实与展望[J];理论界;2005年08期
3 赵璐;;与新媒介链接的视觉传达设计特点剖析[J];美苑;2007年04期
4 ;2010届毕业设计作品选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邹攀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要注重以人为本[J];美术大观;2011年01期
6 朱晓菲;;图像主因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J];美与时代(上);2011年02期
7 席春滨;;返璞归真——视觉传达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8 张啸;;存在,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未来的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01期
9 刘宣琳;;视觉传达设计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3期
10 杨亦艺;;论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体验设计”的必然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张金良;于安祥;;浅析图形创作思维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3 韩翠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理论+软件”课程模式的研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苏州工艺美术学院 胡朝阳;“大传播”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N];美术报;2008年
2 视觉设计艺术家 潘剑锋;视觉传达设计[N];美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青;宋代幌子对现代商业视觉传达设计的启示[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2 刘黎明;数字化境遇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转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庞小敏;后现代主义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卢晴;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在综合展示空间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海波;新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电子输出的对接[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冰;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思考[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黄启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材料应用检测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逢年;创造性与美是视觉传达设计本质属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张楠;谈现代艺术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熊琴琴;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传播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5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29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