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乌海市道路植物群落景观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8 10:37
【摘要】:近些年,伴随经济迅速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生态环境要求,城市道路景观中不能只考虑基本的交通功能,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道路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道路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得到了重视。因此,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特别是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分析,从而改善城市道路景观,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对乌海市具有代表性的道路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选取了10条代表乌海市道路绿地不同建设水平的道路:飞机场路、海北大街、海达街、海拉路、海拉线、建设路、林荫大道、青山路、狮城大街、双拥街进行调研,并最终在这些道路选取19个植物群落样地进行调查、评价、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本次调查的乌海市植物群落景观中共应用植物种类64种,隶属于27科46属。调查发现蔷薇科(Rosaceae)植物应用最多,共有7属,10种;其次是杨柳科(Salicaceae),共有2属,7种植物;柏科(Cupressaceae)共有4属,7种植物;在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共有3属,6种。2、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生态效应、视觉质量、道路属性3个评价因子,并确立了10个具体评价指标: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植物乡土性、植物观赏多样性、自然景观变化率、群落层次丰富度、群落植物健康性、植物群落交通引导性、道路植物群落安全性、道路植物群落协调性,构建对乌海市道路植物群落景观的评价模型。经过打分计算,得出排名前3名的样地依次为:样地14、样地15、样地18,排名后3名的样地依次为:样地16、样地17、样地11。3、运用美景度(SBE)评价法,用同一相机进行对19个植物群落进行拍摄,并最终选出一张能反映样地植物群落景观全貌的照片,经过评分,得出排名前3名的样地依次为:样地15、样地14、样地6,排名后3名的样地依次为:样地17、样地16、样地11。4、通过对两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发现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于评价结果,选取了4个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析。并对乌海市道路植物群落景观提出优化建议:增加春夏开花植物、增加彩叶植物的选择、运用乡土树种突出乌海特色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5.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BengJonsson ,BertilMatern ,孙司衡;在倾斜地面上设置样地[J];林业资源管理;1983年05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冰;;人为干扰对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郑杨;我建成面积最大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N];经济日报;2008年

2 张彪 记者 王建 实习生 赵斌;全球首个苏铁群落动态大样地在攀落户[N];攀枝花日报;2014年

3 秦晴;云南:建热带雨林动态监测样地[N];西部时报;2008年

4 夏汉平;为受灾森林重建提供依据[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启亮;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不同改造模式效果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施新程;基于二维Kalman滤波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 蔡君;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承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刘建立;六盘山叠叠沟坡面生态水文过程与植被承载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5 姜丽娜;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促进带间土壤、植被修复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陈玉军;红树林消波效应观测与模拟[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宇;火烧处理对几种人工林短期内土壤呼吸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婷;云冷杉林坑丘微立地与林隙形成木特征及植物多样性[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任舸;乌海市道路植物群落景观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朱静;以监测区域样地特征为基础的空间相关性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于丁;抽取建立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最优样地的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6 聂力;东钱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云霄;基于多阶抽样的林地蓄积量估测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何彦然;基于遥感的三峡库区林地面积抽样监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李白玉;农田挖土受损对土壤理化特性和小麦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宋启亮;不同类型退化森林诱导改造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86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486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