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与规划研究 ——以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5 17:56
山地村庄不同于平原村庄,环境独特且发展滞后。而在当前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发展被放到国家战略的优先位置,鼓励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十分热门。进行合理的村庄规划是科学进行农村建设的前提工作,其中探寻村庄的发展潜力十分重要。文中的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体系,是从山地村庄和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出发,通过筛选相关影响因子,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利用当地数据资料来解决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短板的确定难题,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并提高规划和发展策略的精准性。这些都体现出本文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山地村庄及生态旅游等相关概念,并小结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及乡村系统发展理论等内容,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概况,还讨论了现行有关规范对于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的适用性。在因地制宜、特殊与基本共存以及简化易行的原则上,选取“环境——经济——社会”来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筛选出18个参评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完成权重赋值。选取了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优化后将用于评估实践。评价结果分级定为四级:准备阶段、初...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村庄规划的必要性
1.1.2 山地村庄规划的特殊性
1.1.3 农村生态旅游的趋势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的理论探索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山地村庄
2.1.3 生态旅游型村庄
2.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乡村系统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复合型生态系统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度
2.3.1 生态旅游方面
2.3.2 村庄发展建设方面
2.3.3 山地村庄发展评价方面
2.3.4 生态旅游型村庄方面
2.4 现行村庄发展评价依据
2.4.1 相关标准与规范简述
2.4.2 现行评价标准于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的适用性分析
3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
3.1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
3.2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2.1 因地制宜原则
3.2.2 基本与特殊共存原则
3.2.3 简化易行原则
3.3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3.3.1 发展影响因子初步选取
3.3.2 发展评价指标的筛选
3.3.3 统计结果
3.4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权重确定
3.4.2 特殊情况下指标权重的探讨
3.5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估模型的建立
3.5.1 评价指标的量化
3.5.2 评估模型的建立
3.6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评价结果的判定标准
4 桅杆村发展评价与战略研究
4.1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研究的实例选取
4.2 桅杆村生态旅游与村庄发展评估
4.2.1 评估意义
4.2.2 评估得分
4.2.3 评估结果分析
4.3 桅杆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4.3.1 产品开发与服务升级策略
4.3.2 运营模式及平台搭建策略
4.4 桅杆村村庄发展的战略研究
4.4.1 空间统筹
4.4.2 产业布局
4.4.3 完备配套
4.4.4 和谐聚居
4.4.5 综合防灾
4.4.6 实施保障
5 结语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和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指标选取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表B 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表C 桅杆村——居民/游客满意度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验经济视角下山地旅游村庄规划策略研究[J]. 沈中健.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2]辨析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解读的理论是非[J]. 卫兴华. 人文杂志. 2018(04)
[3]人口流动预测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探究——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为例[J]. 杜青峰,何云晓,朱兵.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1)
[4]山地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李和平,刘劲松,马宇钢. 规划师. 2015(08)
[5]基于产业转型视角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 魏有广,孙赫. 农业经济. 2015(04)
[6]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J]. 周彬,钟林生,陈田,张爱平,戚均慧. 资源科学. 2014(06)
[7]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以浙江省为例[J]. 徐忠国,华元春,倪永华. 上海国土资源. 2014(01)
[8]农户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080个农户调研数据的计量分析[J]. 赵霞,朱巧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9]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构建[J]. 是丽娜. 生态经济. 2013(11)
[10]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熊鹰. 经济地理. 2013(05)
硕士论文
[1]山地村庄度假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 陈思成.北京建筑大学 2017
[2]生态旅游型村庄开发路径与保护对策研究[D]. 张小东.安徽建筑大学 2015
[3]基于生态安全的山地村镇区域发展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D]. 张永荐.重庆大学 2014
[4]山地村镇建设地质地貌适宜性评价[D]. 孙斌.重庆大学 2013
[5]山地城市规划区的空间管制规划研究[D]. 黄伟.重庆大学 2008
[6]上海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 徐燕君.同济大学 2007
[7]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D]. 闫守刚.天津师范大学 2006
[8]可持续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李慧欣.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8088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村庄规划的必要性
1.1.2 山地村庄规划的特殊性
1.1.3 农村生态旅游的趋势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的理论探索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山地村庄
2.1.3 生态旅游型村庄
2.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乡村系统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复合型生态系统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度
2.3.1 生态旅游方面
2.3.2 村庄发展建设方面
2.3.3 山地村庄发展评价方面
2.3.4 生态旅游型村庄方面
2.4 现行村庄发展评价依据
2.4.1 相关标准与规范简述
2.4.2 现行评价标准于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的适用性分析
3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
3.1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
3.2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2.1 因地制宜原则
3.2.2 基本与特殊共存原则
3.2.3 简化易行原则
3.3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3.3.1 发展影响因子初步选取
3.3.2 发展评价指标的筛选
3.3.3 统计结果
3.4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权重确定
3.4.2 特殊情况下指标权重的探讨
3.5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估模型的建立
3.5.1 评价指标的量化
3.5.2 评估模型的建立
3.6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评价结果的判定标准
4 桅杆村发展评价与战略研究
4.1 山地生态旅游型村庄发展评价研究的实例选取
4.2 桅杆村生态旅游与村庄发展评估
4.2.1 评估意义
4.2.2 评估得分
4.2.3 评估结果分析
4.3 桅杆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4.3.1 产品开发与服务升级策略
4.3.2 运营模式及平台搭建策略
4.4 桅杆村村庄发展的战略研究
4.4.1 空间统筹
4.4.2 产业布局
4.4.3 完备配套
4.4.4 和谐聚居
4.4.5 综合防灾
4.4.6 实施保障
5 结语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和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指标选取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表B 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表C 桅杆村——居民/游客满意度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验经济视角下山地旅游村庄规划策略研究[J]. 沈中健.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2]辨析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解读的理论是非[J]. 卫兴华. 人文杂志. 2018(04)
[3]人口流动预测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探究——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为例[J]. 杜青峰,何云晓,朱兵.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1)
[4]山地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李和平,刘劲松,马宇钢. 规划师. 2015(08)
[5]基于产业转型视角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 魏有广,孙赫. 农业经济. 2015(04)
[6]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J]. 周彬,钟林生,陈田,张爱平,戚均慧. 资源科学. 2014(06)
[7]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以浙江省为例[J]. 徐忠国,华元春,倪永华. 上海国土资源. 2014(01)
[8]农户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080个农户调研数据的计量分析[J]. 赵霞,朱巧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9]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构建[J]. 是丽娜. 生态经济. 2013(11)
[10]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熊鹰. 经济地理. 2013(05)
硕士论文
[1]山地村庄度假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 陈思成.北京建筑大学 2017
[2]生态旅游型村庄开发路径与保护对策研究[D]. 张小东.安徽建筑大学 2015
[3]基于生态安全的山地村镇区域发展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D]. 张永荐.重庆大学 2014
[4]山地村镇建设地质地貌适宜性评价[D]. 孙斌.重庆大学 2013
[5]山地城市规划区的空间管制规划研究[D]. 黄伟.重庆大学 2008
[6]上海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 徐燕君.同济大学 2007
[7]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D]. 闫守刚.天津师范大学 2006
[8]可持续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李慧欣.山东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8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18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