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非遗”秦安小曲演唱方音解析

发布时间:2021-06-02 18:40
  曲艺作为我国最具民族民间特色的表演艺术,在中外艺术研究上备受关注。“秦安小曲”是天水秦安县境内的古老曲艺品种,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采用秦安当地方言土语演唱,只有唱词没有对白,这种只“唱”不“说”的说唱艺术,演唱方式别具一格。作为学习艺术的专业人士,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并发展这一门说唱艺术。全文将从演唱生态环境、演唱形式与特点、演唱方音分析、演唱韵味与旋律组合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本着对“秦安小曲”继承、传承的目的,希望对“秦安小曲”的艺术特征及发展价值有更进一步的研究的同时,能更细致的对演唱的形式和演唱方音以及韵味进行研究。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秦安小曲演唱生态环境
    1.1 演变与发展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2 秦安小曲演唱形式与特点
    2.1“单调”而又“丰富”的演唱形式
    2.2 只“唱”不“说”的说唱艺术
3 演唱方音分析
    3.1 方音解析
    3.2 方音与传承
4 演唱韵味与旋律组合
    4.1“如丝如水”的韵味小曲
    4.2“抑扬顿挫”的小曲旋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安小曲探微[J]. 伏朝娟.  青春岁月. 2012(16)
[2]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传承的有效途径[J]. 戴莉娜.  浙江档案. 2012(06)
[3]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问题探究——以湖北地方戏曲、曲艺等为例[J]. 王培喜.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4)
[4]秦安小曲的形成与演变发微[J]. 房惠清,李子伟.  中国音乐. 2009(03)
[5]秦安小曲历史渊源与现状调查[J]. 王京.  文教资料. 2009(11)
[6]一枝民间艺术的奇葩——秦安小曲[J]. 刘淑翠.  当代经理人. 2006(10)
[7]牌子曲类曲种音乐的传播[J]. 冯光钰.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1(02)
[8]谈曲艺唱腔[J]. 刘书方.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210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10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6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