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清潩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配置和功能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14:19
  河岸植被缓冲带作为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关键措施,对河岸生态系统的生态及水文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清潩河流域河岸带植被现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河岸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通过对清潩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的现状调研,发现清潩河流域的生物群落多样性总体偏低。从河岸带的植物群落组成和对河岸带功能产生的影响来看,主要存在这些问题:1)物种单一,多样性较差;2)冬季景观效果较差;3)水质净化效果较差。基于河岸带存在的这些问题,亟需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对清潩河流域河岸带的植物群落进行筛选和配置,加强河岸带的功能改善研究。该研究对北方相似流域河岸带植物措施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清潩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物种单一,多样性较差的问题,开展了筛选和配置研究。一共筛选出适宜于清潩河流域的25种植物,包括16种景观效果好且具有一定生态环境作用的乔、灌木植物,2种固土护坡能力较强的本土草本植物(狗牙根、狗尾草)和3种耐寒性较强的草本植物(矮山麦冬、青绿苔草、虎耳草),4种水体净化效果好的水生植物(西伯利亚鸢尾、美人蕉、黄菖蒲、芦苇)。...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潩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配置和功能改善研究


清潩河流域图

样点,流域,毛泡桐,构树


2 清潩河流域河岸带现状调研17图 2.2 清潩河(许昌段)流域河岸带植物调查样点布设图2.2.1 乔木类清潩河流域现有乔木类植物 7 种,主要包括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楝(Melia azedarach L.)、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n.) L'Hér. ex Vent.)、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 Y. Hu)、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优势种为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Steud.)、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n.) L'Hér. ex Vent.)。

毛泡桐,构树,毛白杨,刺槐


图 2.3 刺槐(图 a)、毛白杨(图 b)、毛泡桐(图 c)、构树(图 d)2.2.2 灌木类清潩河流域现有灌木类植物 3 种,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种植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中试研究[J]. 岑璐瑶,陈滢,张进,刘敏,吴庆明.  湖泊科学. 2019(02)
[2]郑州市38种常用园林植物的抑菌作用比较[J]. 李睿,谢久凤,聂林杰,陈嘉靖.  河南科学. 2018(12)
[3]郑州贾鲁河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完整性评价[J]. 方晓,黄超,郭二辉,范贝贝,桑凯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5)
[4]蚂蚁河河岸缓冲带湿地优势种植物群落构建技术研究[J]. 佟斌,曾昭文,焉志远.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03)
[5]华北地区常见九种挺水植物氮磷净化效果优选[J]. 王彬彬,许光耀,杨军中.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5)
[6]河岸带功能及其宽度定量化的研究进展[J]. 刘海,王旭,王永刚,李明蔚,张楠,翟伟哲.  北京水务. 2018(01)
[7]北京怀九河河岸带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子分析[J]. 孔庆仙,信忠保,夏晓平.  科技导报. 2017(24)
[8]城市河流滨岸缓冲带生态修复模式研究[J]. 廖先容,扈幸伟,邬龙.  水利水电技术. 2017(10)
[9]河岸缓冲带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J]. 杨波.  江西建材. 2017(18)
[10]城市工业区绿地植物配置[J]. 刘娇妹,于顺利.  绿色科技. 2017(17)

博士论文
[1]典型湿地植物对氨氮、有机污染物的耐受性及其机理研究[D]. 徐景涛.山东大学 2012
[2]城市湿地公园分类与营建模式研究[D]. 王胜永.南京林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材料筛选及其生态健康评价研究[D]. 刘萌.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大气NO2污染下园林植物的光谱特征及光合特性研究[D]. 赵磊.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兼顾净化功能的北方地区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李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4]葡萄根系抗寒性研究[D]. 张倩.河南科技大学 2013
[5]基于生态学特性的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研究[D]. 崔莺.福建农林大学 2013
[6]三种水生植物氨氮耐受性和冬季净水效果研究[D]. 纪庆亮.南京林业大学 2010
[7]HRT和污水浓度对不同植物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D]. 翟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8]山西岚漪河河岸缓冲带恢复重建研究[D]. 席光超.北京林业大学 2008
[9]人工湿地候选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姚芳.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6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16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c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