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规划“水城共融”的城市副中心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7-26 10:04
以北京市通州区历史水系为脉,以创新为魂,以高标准规划城市副中心为目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水城共融"的理念:(1)以历史水系变迁和发展、水与城的关系为脉络,传承古今,构建历史水系总体格局;(2)落实河长制,在通州区全域范围划定116条(段)河道蓝线,划定蓝绿交织的水系空间,保证城市副中心的防洪排涝安全;(3)规划建设"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为实现水城共融和活力亲水提供条件;(4)在规划和设计方面,以行政办公区的"镜河"为例,高点定位,创新驱动,打造清新明亮的城市金名片。
【文章来源】:城市规划. 2020,44(0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通州区历史水系总体格局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副中心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顺应现状水系脉络,科学梳理、修复、利用流域水脉网络,建立区域外围分洪体系,形成上蓄、中疏、下排多级滞洪缓冲系统,涵养城市水源,将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13条水系打造成景观带,使80%以上岸线为亲水岸线,亲水开敞空间15分钟步行可达”。图3“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
“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
本文编号:3303354
【文章来源】:城市规划. 2020,44(0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通州区历史水系总体格局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副中心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顺应现状水系脉络,科学梳理、修复、利用流域水脉网络,建立区域外围分洪体系,形成上蓄、中疏、下排多级滞洪缓冲系统,涵养城市水源,将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13条水系打造成景观带,使80%以上岸线为亲水岸线,亲水开敞空间15分钟步行可达”。图3“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
“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
本文编号:3303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30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