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差异下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比较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28 14:41
童子纹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服饰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以孩童形象为表现题材的造型装饰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流行近千年,题材内容的选择、人物形式的塑造和审美特征的表现,反映着民俗规约对其产生的潜移默化般影响,所具有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意蕴不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满足了穿戴者内心的审美需要和情感需求,更是体现出大众对于生命本体的希冀和幸福生活的祈愿。童子纹在褂、袍、坎肩、云肩、肚兜、荷包等传统服饰或服饰品中长期存在并广泛运用,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的传统服饰纹样之一,表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趣。本课题以传统服饰上的童子纹作为研究对象,以地域差异比较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检索、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传统服饰中童子纹艺术特征、文化内涵、设计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首先,进行童子纹概念的语义解读,梳理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起源与演变,总结归纳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主题分类,挖掘童子纹所表现的多重文化信息,从而形成对童子纹这一纹样形式的基本认识。其次,为探究不同地域传统服饰中童子纹所具有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三晋地区和吴越地区为例,选取所在地区范围内带有童子纹的服饰藏品实物116件...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课题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概述
2.1 童子纹的语义解读
2.2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起源与演变
2.2.1 萌芽期——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
2.2.2 发展期——隋唐至宋元时期
2.2.3 成熟期——明清时期
2.3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主题分类
2.3.1 “求子”题材
2.3.2 “祈福”题材
2.3.3 “益智”题材
2.4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多重功能
2.4.1 实用的功利价值
2.4.2 丰富的审美外延
2.4.3 独特的文化意涵
第三章 地域差异下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艺术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地域概念界定
3.1.1 三晋地区
3.1.2 吴越地区
3.2 地域差异下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艺术特征比较
3.2.1 题材内容
3.2.2 造型手法
3.2.3 构图形式
3.2.4 色彩特征
3.2.5 工艺技巧
3.3 地域差异下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地理环境造就审美风格差异
3.3.2 特定历史积淀提供不同创作素材
3.3.3 民俗文化氛围影响内在价值取向
第四章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创新应用
4.1 传统童子纹的应用现状及其设计拓展方式
4.1.1 传统童子纹的应用现状
4.1.2 传统童子纹在现代设计中的拓展方式
4.2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创新应用可行性及基本应用原则
4.2.1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创新可行性探讨
4.2.2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基本应用原则
4.3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在现代丝巾图案中的设计应用案例
4.3.1 设计构思
4.3.2 设计方法与思路
4.3.3 设计效果图及成品展示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附录2: 三晋地区传统服饰中童子纹实物藏品清单
附录3: 吴越地区传统服饰中童子纹实物藏品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 吴玥,梁惠娥. 服装学报. 2020(01)
[2]从“莲花化生”到“连生贵子”——论西夏“婴戏莲印花绢”童子纹样的文化内涵[J]. 魏亚丽. 装饰. 2019(08)
[3]近代民间晋绣服饰品图案艺术探析——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例[J]. 梁惠娥,赵宇婷,王中杰. 丝绸. 2019(08)
[4]穿越时空的"对话" 当卡地亚来到紫禁城[J]. 张琼. 紫禁城. 2019(05)
[5]宁夏博物馆馆藏西夏婴戏莲纹印花绢赏析[J]. 冯海英,李跃华. 收藏界. 2019(02)
[6]钉金绣在现代毛呢服装中的应用[J]. 李卉,严加平,朱志丹. 毛纺科技. 2019(03)
[7]三江侗族服饰图案的审美形式及现代应用[J]. 汤洁,胡淑琪,严建云. 包装工程. 2019(04)
[8]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童子纹样的艺术特征探析[J]. 梁惠娥,吴玥. 丝绸. 2019(02)
[9]婴戏题材木雕花板的文化内涵及审美[J]. 孙宇. 艺术品鉴. 2019(05)
[10]木版年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王丽,王柯. 服饰导刊. 2019(01)
博士论文
[1]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苏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基于童子文化的视错觉设计手法在服装图案的设计运用[D]. 王廷廷.浙江理工大学 2019
[2]童装配饰益智性设计研究[D]. 刘新雪.青岛大学 2018
[3]传统童子纹样在儿童游乐场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张琳.天津工业大学 2018
[4]麒麟送子纹样在现代孕妇装中的运用研究[D]. 高安琪.中国美术学院 2017
[5]木版年画中童子艺术图像研究[D]. 盛子千.西安工程大学 2016
[6]明代青花婴戏纹饰风格演变的启迪[D]. 何中锋.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308103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课题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概述
2.1 童子纹的语义解读
2.2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起源与演变
2.2.1 萌芽期——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
2.2.2 发展期——隋唐至宋元时期
2.2.3 成熟期——明清时期
2.3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主题分类
2.3.1 “求子”题材
2.3.2 “祈福”题材
2.3.3 “益智”题材
2.4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多重功能
2.4.1 实用的功利价值
2.4.2 丰富的审美外延
2.4.3 独特的文化意涵
第三章 地域差异下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艺术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地域概念界定
3.1.1 三晋地区
3.1.2 吴越地区
3.2 地域差异下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艺术特征比较
3.2.1 题材内容
3.2.2 造型手法
3.2.3 构图形式
3.2.4 色彩特征
3.2.5 工艺技巧
3.3 地域差异下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地理环境造就审美风格差异
3.3.2 特定历史积淀提供不同创作素材
3.3.3 民俗文化氛围影响内在价值取向
第四章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创新应用
4.1 传统童子纹的应用现状及其设计拓展方式
4.1.1 传统童子纹的应用现状
4.1.2 传统童子纹在现代设计中的拓展方式
4.2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创新应用可行性及基本应用原则
4.2.1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创新可行性探讨
4.2.2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基本应用原则
4.3 传统服饰中童子纹在现代丝巾图案中的设计应用案例
4.3.1 设计构思
4.3.2 设计方法与思路
4.3.3 设计效果图及成品展示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附录2: 三晋地区传统服饰中童子纹实物藏品清单
附录3: 吴越地区传统服饰中童子纹实物藏品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 吴玥,梁惠娥. 服装学报. 2020(01)
[2]从“莲花化生”到“连生贵子”——论西夏“婴戏莲印花绢”童子纹样的文化内涵[J]. 魏亚丽. 装饰. 2019(08)
[3]近代民间晋绣服饰品图案艺术探析——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例[J]. 梁惠娥,赵宇婷,王中杰. 丝绸. 2019(08)
[4]穿越时空的"对话" 当卡地亚来到紫禁城[J]. 张琼. 紫禁城. 2019(05)
[5]宁夏博物馆馆藏西夏婴戏莲纹印花绢赏析[J]. 冯海英,李跃华. 收藏界. 2019(02)
[6]钉金绣在现代毛呢服装中的应用[J]. 李卉,严加平,朱志丹. 毛纺科技. 2019(03)
[7]三江侗族服饰图案的审美形式及现代应用[J]. 汤洁,胡淑琪,严建云. 包装工程. 2019(04)
[8]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童子纹样的艺术特征探析[J]. 梁惠娥,吴玥. 丝绸. 2019(02)
[9]婴戏题材木雕花板的文化内涵及审美[J]. 孙宇. 艺术品鉴. 2019(05)
[10]木版年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王丽,王柯. 服饰导刊. 2019(01)
博士论文
[1]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苏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基于童子文化的视错觉设计手法在服装图案的设计运用[D]. 王廷廷.浙江理工大学 2019
[2]童装配饰益智性设计研究[D]. 刘新雪.青岛大学 2018
[3]传统童子纹样在儿童游乐场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张琳.天津工业大学 2018
[4]麒麟送子纹样在现代孕妇装中的运用研究[D]. 高安琪.中国美术学院 2017
[5]木版年画中童子艺术图像研究[D]. 盛子千.西安工程大学 2016
[6]明代青花婴戏纹饰风格演变的启迪[D]. 何中锋.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308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30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