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天痕·人迹 ——以铁为主体的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实践

发布时间:2021-08-04 17:47
  材料是自然资源,也一直是艺术家们所关注和热议的焦点,“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用以表述物质材料本源的魅力,是最恰当不过。综合材料绘画建立在西方古典坦培拉绘画的基础上,而后经过弗朗西斯·培根、毕加索等先驱的推动,以及青年艺术家基弗、安东尼·塔皮埃斯的发展,从一种对于对象的临摹绘画发展为运用多种材料技法综合的绘画,对创作语言与材料的应用也更加诚实和朴素。材料的不同特性之融合而产生的奇妙效果,着实是巧夺天工。材料间的冲突、和谐、分裂、统一,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觉。作品“天痕人迹”,即万事万物有先天来的,也有后天加的。笔者以铁为基本元素,在创作过程中,将作品注入了时间、自然和人为因素,试图结合人造的透明树脂和自然的铁产生的互动,参与氧气的偶然发挥而产生铁锈特殊肌理效果,经历数千个小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顺势而下,进一步进行艺术创作,营造奇幻而富有不可复制的感染力,体现作品在创作中的“过程美”。作品也可以被看作是人类行为的摄取和放大。笔者试图以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产生有趣而富有深意的结果。应用自然金属的特性肌理和人造有机玻璃的特点来设计艺术作品,此番综合材料的共生,探求达成作品与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谐一致...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天痕·人迹 ——以铁为主体的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实践


夏天《英雄远去》杜布菲的综合材料作品中常用到铁,他作品充满真实性、独创性、激动性,

绘画创作,铁锈,艺术家,作品


“天痕·人迹”——以铁为主体的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实践4中流露出的任性和笨拙,遵循了他内心的渴求,让艺术贴近他内心最纯粹的感受,引发了笔者对于拼贴材料引起的画面质感和肌理变化的探索。杜布菲的作品脱离了传统艺术手法,唤起了我通过材料将作品的热情、热恋甚至是狂躁直接传达的手法的思考。(图2)图2杜布菲作品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家周建明则善于运用铁锈进行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他的作品《意象红楼》即是一幅以铁、红铁锈为基础的综合材料绘画。周建明对铁锈的运用可以说是大巧不工,画面上显现的朱红色抑或是暗红色的铁锈,有些呈凸起,有些则与画板齐平,从中可以看出他堆砌、碾轧的痕迹,也看出岁月、时间的沉淀。画面使用平面化的处理,并不着重于突出空间感,而是把红楼“藏”在深红色斑驳中,围绕着红楼的深红色斑驳仿佛是一层薄薄的红色迷雾,透过一层又一层薄薄迷雾,显现出朱红色的红楼意象,与背景相衬显的格外醒目,但又深陷在红色迷雾中。艺术家复杂的情感透过这一层层红色锈迹,可见一二。(图3)

有机玻璃,跨学科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


“天痕·人迹”——以铁为主体的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实践5图3周建明《意向红楼》1.3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及创新点笔者选择铁与有机玻璃的结合除了有其独特的审美作用,此外,更重要的是传达它的精神内涵。时代赋予材料生命。铁,早在远古猿人时代就被用作器具,助人狩猎,维持生命。随着人类进化,社会变革,科技发展,人也在潜移默化地创造着更新的材料。有机玻璃应运而生。有机玻璃的产生为时代带来了更多便捷,但同时也造成了废弃和污染。铁与有机玻璃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材料融合所产生的碰撞也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映射,笔者将两者融合,试图呼吁人类思考,引发与自然共生的情节。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探索性研究法。通过前期调研——文献研究——整合理论——实验研究——实证研究——指导实践——定量分析——跨学科研究——经验总结——完善作品,全程贯穿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材料艺术语言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J]. 刘琦.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5)
[2]艺术创作媒材的运用与考量[J]. 寇焱,王欢.  美术教育研究. 2014(02)
[3]蜡染布艺与西方铁艺在现代设计中的结合运用[J]. 蒋啸镝,李瑶.  艺海. 2010(12)
[4]现代室内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理念[J]. 崔新路.  装饰. 2005(06)

博士论文
[1]安塞尔姆·基弗研究[D]. 傅丽莉.南京艺术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材料与观念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作用与表达[D]. 郑森.新疆艺术学院 2017
[2]髹漆工艺与金属艺术结合的实践与创新性研究[D]. 李敬诚.北京服装学院 2016
[3]穿透的空间—透明材料雕塑研究[D]. 熊益华.中国美术学院 2013
[4]存在与表现[D]. 刘童武.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2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322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