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转化与链接:地铁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6:44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地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建设也呈飞速增长的趋势。然而,地铁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地铁带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寄托了市民们复杂的情感,是一个媒介化的城市实体空间,在城市生活中承担着传播信息的作用,作为媒介的角色为传播信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地铁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被不断探讨。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发生空间转向以来,城市实体空间逐渐纳入传播学研究领域。城市实体空间的媒介化问题受到了传播学界的关注。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地铁在城市中具有怎样的媒介功能以及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地铁是怎么建构起来的值得思考。本文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第三空间的角度出发,分析并解构了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地铁,从而探索出地铁媒介化空间的构建路径。首先,从符号学、文化地理学等角度对地铁空间的符号进行分析,呈现出在作为实体空间的地铁中,物质符号是怎样传播的。随后,这些符号通过组合传达出一定的意义,承担起承载都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构建集体记忆和地方感并创造公共交往空间的功能,从而从实体空间转化为虚拟空间。最后,乘客以乘车体验为基点为地铁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赋予生命和能动性,并以此...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转化与链接:地铁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建构研究


北京地铁站名主要字频统计结果(数据来源:北京本地宝)

上海,字频,数据来源,地铁


23图3-2上海地铁站名主要字频统计结果(数据来源:上海本地宝)除了地铁站名,地铁站所处位置也能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北京朝阳门地铁站附近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化大厦、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国有企业以及外交部等政府机关,复兴门地铁站附近有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大型央企、国企总部,处处彰显着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文化。而上海的陆家嘴、南京东路等地铁站则聚集着一批外企,体现了上海开放与国际接轨的经济中心特色。与北京、上海这两大一线城市不同,重庆小龙坎站则在小龙坎广场旁边,沙坪坝站在沙坪坝历史文化广场和三峡广场附近,展现了重庆生活、休闲的都市文化特色。地铁线路的走向和分布同样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都市文化。北京地铁成网格状分布,方方正正,蕴含着北京正统、威严的首都文化风格;上海地铁则大体呈放射状,四通八达,从市中心通往郊区,显得更加开放,带有国际化大都市的特色;重庆地铁线路则不太规整,这样的分布和重庆地势的崎岖不平以及地形条件复杂密切相关,像它的命名规律一样体现山城地势不平的特色。地铁中的壁画、装修也是承载都市文化的重要空间。美国纽约地铁的墙面、车厢内外代表着美国自由文化的街头涂鸦艺术随处可见。青岛地铁3号线曾经推出过3D彩绘列车,其中的海底世界车厢突出青岛作为沿海城市的文化特色。不管是久居本地的居民还是外来的游客,一走入这样的地铁站便能很快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更是充分发挥地铁装修的文化承载功能,运用了大量艺术元素来装饰地铁线路,并因此被称为世界最长艺术长廊。斯德哥尔摩共有100个正在运用的地铁站点,其中,90%的地铁站都采用艺术元素进行装饰,每一个站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

青岛,专列,地铁,新闻


24的很多地铁站都犹如“原始”山洞。斯德哥尔摩有绿、红、蓝三条主要线路,其中蓝线建设时用爆破式凿洞的方式保留了原始岩石洞的空间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自然环境。因此,斯德哥尔摩地铁的很多站台的主体空间都有与周围地域文化相匹配的独特设计主题。地铁站装饰采用的浮雕、壁画、油画等艺术作品也都尽量做到了和地铁站的环境相互辉映。例如斯德哥尔摩地铁线最忙碌的一站——T-Centralen站的主题是古代雅典奥运会,借用蓝色让人感到沉稳安定的作用,地铁站里墙上的蓝色橄榄叶还具有舒缓等待乘客的焦急情绪的功能。而SolnaCentrum(索尔纳中枢站)则是“红色天空”主题,这种像洞穴一样的大片红色天空给人带来了压迫感。地铁墙壁上还有以红色天空、绿色云杉林为主的大幅壁画。这幅画长达1公里,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瑞典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减少、环境破坏等政治问题。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点这些极具未来主义艺术特征的地铁站装饰体现了瑞典艺术家极富个性和想象力的设计风格,与瑞典作为设计之都的都市文化相互契合。图3-3青岛地铁海底世界专列(图片来源:青岛新闻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的渊源与启示[J]. 张志庆,刘佳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12)
[2]从列斐伏尔到位置媒介的兴起:一种空间媒介观的理论谱系[J]. 李耘耕.  国际新闻界. 2019(11)
[3]传播地理学:跨越学科的桥梁[J]. 保罗·C·亚当斯,安德烈·杨森,李淼,魏文秀.  新闻记者. 2019(09)
[4]当地理学家谈论媒介与传播时,他们谈论什么?——兼评保罗·亚当斯的《媒介与传播地理学》[J]. 袁艳.  国际新闻界. 2019(07)
[5]以路为媒:移动智能出行网络的媒介化实践[J]. 宋妍.  传播力研究. 2019(12)
[6]媒介化理论及研究路径、适用性[J]. 侯东阳,高佳.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5)
[7]欧洲传播研究的“媒介化”转向:概念、路径与启示[J]. 王琛元.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5)
[8]媒介化研究:一种新的传播研究范式[J]. 戴宇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9]显现的实体抑或意义的空间:反思传播学的媒介观[J]. 胡翼青.  国际新闻界. 2018(02)
[10]从空间转向到空间媒介化:媒介地理学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J]. 谢沁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2)

博士论文
[1]作为媒介的孔子学院[D]. 矫雅楠.山东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媒介化城市理论框架与传播生态[D]. 吕晓峰.山东大学 2017
[2]从地铁命名看城市传播景观建构[D]. 温济聪.浙江大学 2013
[3]城市地铁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功能研究[D]. 李慧.中国地质大学 2013
[4]从空间媒介的角度看上海国际青年旅舍[D]. 周玲.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31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331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