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古诗词语义解析的乡村景观认知——以成都平原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9 11:30
  传统乡村景观与诗人情怀境界融合并符号化为古诗词,是传统乡村景观的诗化意象。基于乡村居住文明价值认同,针对当前乡村景观与诗意栖居理想相悖的建设现状,以及当代乡村景观规划理论诗意语境缺失的理论现状,从古诗词入手,运用语义分析方法,以成都平原为例运用符号学理论建立空间源词条-标准词条对照表,以此为参数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对成都平原古诗词乡村景观信息进行词条挖掘、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从中析出成都平原乡村景观语义及诗意意象图谱,在此基础上构建与现实地域相对应的在地性诗意乡村景观意象特征,以探索优化乡村景观特征及乡村诗意栖居之可能。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古诗词语义解析的乡村景观认知——以成都平原为例


罗兰巴特符号意指系统

网络图,景观要素,网络图,聚类


文本挖掘是从文本数据中抽取隐含、未知、可能有用的信息。在以古诗词文本为数据库进行文本挖掘的过程中,须先将非结构化、异化的源词条数据进行专业的拣选、分类、矫正,归并为古诗词景观要素标准词条对照表。以成都平原作为实证案例,选用《历代诗人咏成都》(上下册)、《历代四川山水诗选注》整理收录成都历代古诗词1 326首,并以其中157首乡村诗词为研究材料进行空间语义分析。图4 景观要素类簇结构

语义网络,景观要素,市集,烟花


类簇2中的要素词条依次为山村-山泉-茶树-石阶,该结构与巴渝地区的山地传统村落景观实体要素聚落、水系、植被和山体的认知一致[25],并且具有成都植被特征的典型性,即茶树,故将类簇2类型定义为:茶山村落。类簇3中要素词条依次为灯影-楼阁-岸堤-集市-烟花,去除掉其中的不确定要素烟花,该结构与成都繁华的滨水市集景观特征一致,从这些要素里可以看出,市集在夜间仍然具有活力,这与对成都平原因水而兴,形成滨水商业的历史记载一致[26],将类簇3类型定义为:滨水市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景观意象下的诗化符号——基于符号学背景下的地域文化特色探究[J]. 郑嫣然,刘雷,斯震.  中国园林. 2018(08)
[2]《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所体现的清初皇家园林空间[J]. 薛冰琳,袁琳.  建筑与文化. 2018(06)
[3]巴蜀园林景观空间意象初探——以成都升庵桂湖为例[J]. 高禹诗,周波.  现代园艺. 2018(09)
[4]类型学视角下山水画与园林中居游空间的构建方式研究[J]. 赵骏飞.  建筑与文化. 2017(04)
[5]巴渝地区山地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保护研究浅析[J]. 刘骏,何颖,孙慧敏,陈银峰.  包装世界. 2017(02)
[6]清代样式雷北海图档整理述略[J]. 王其亨,徐丹,张凤梧.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7]基于空间哲学视角的山水文化体系解释架构[J]. 杨欣,赵万民.  城市规划. 2016(11)
[8]山地民族聚落人居环境历史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以贵州为例[J]. 周政旭.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03)
[9]从千里江山图到理想环境下的人居环境探索[J]. 张凯悦.  现代园艺. 2016(10)
[10]大运河影响下的城市内港码头地区景观演变与发展探析[J]. 徐倩,郑曦.  中国园林. 2016(05)

硕士论文
[1]秦岭北麓山水画中蕴含的理想景观模式剖析[D]. 张凯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2]清“金城揽胜图”中的兰州城市空间格局研究[D]. 夏润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3]古代闻喜县城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D]. 王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山水诗词空间意境特征的建筑空间意境初探[D]. 温海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4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44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