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边界”在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2-31 10:37
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传统文化、人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越来越分离。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承载原有的文化语境,又要承担新的功能。作为营造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氛围的重要角色——边界,它是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其他区域的纽带。其值不能忽略。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柔性边界”在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对象与内容,接着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并对文章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梳理。其次,阐述了历史文化街区柔性边界的相关概念、要素和分类,总结了柔性边界的特点。然后介绍了柔性边界的设计原理和功能,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然后,对北京老城区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实地调查,从不同的边界类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最后,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柔性边界设计策略。本文的边界是指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其他相邻土地的交叉区域,包括对外开放街道的边界、建筑的边界、公共空间的边界和景观绿化的边界。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筑角度的边界
第2章柔性边界的相关概念及特性10图2-1建筑角度的边界图2-2几何角度的边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图2-3规划角度的边界图2-4灵活流动的边界(资料来源:网络https://baidu.com/)(资料来源:网络https://baidu.com/)2.1.2边界效应的概念边界的存在对相关联的区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称为边界效应。例如生物学中的边界又称群落交错区,是种群竞争的交叉地带。如图2-5所示群落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往往比未交错的区域多,且种群密度也较大。图2-5生物交错区的边界效应(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第2章柔性边界的相关概念及特性10图2-1建筑角度的边界图2-2几何角度的边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图2-3规划角度的边界图2-4灵活流动的边界(资料来源:网络https://baidu.com/)(资料来源:网络https://baidu.com/)2.1.2边界效应的概念边界的存在对相关联的区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称为边界效应。例如生物学中的边界又称群落交错区,是种群竞争的交叉地带。如图2-5所示群落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往往比未交错的区域多,且种群密度也较大。图2-5生物交错区的边界效应(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活化策略[J]. 王佳琪,耿碧徽.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01)
[2]欧洲城市街区制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理论与实践[J]. 张天尧,夏晟,张衔春. 规划师. 2017(07)
[3]城市历史街区商业业态及古建利用情况分析——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J]. 陈康琳,陈琳,张雨生.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6)
[4]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密度特征[J]. 胡晓青,蔡镇钰. 华中建筑. 2013(02)
[5]浅析环境艺术中边界与空间的关系[J]. 李名飞,傅立宪. 美与时代(上). 2012(10)
[6]外部空间中边缘空间的形态构成[J]. 向岚麟,朱克勤.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06)
[7]论边缘空间[J]. 邢忠,王琦. 新建筑. 2005(05)
[8]城市历史地区保护规划的几个要点[J]. 曲凌雁. 世界地理研究. 2004(04)
[9]物质环境设计与空间中的活动——空间中的边界效应[J]. 钟峻. 华中建筑. 2003(01)
[10]“柔性边界”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J]. 邓蜀阳,何子张. 新建筑. 2000(05)
硕士论文
[1]宜居视角下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研究[D]. 孙辉宇.苏州科技大学 2019
[2]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空心化现象及其改善对策研究[D]. 赖俊鹏.广东工业大学 2019
[3]多元共治下传统街区的“单元式”更新研究[D]. 柴晓怡.华中科技大学 2019
[4]“历史意境街区”概念创设及其规划理论研究[D]. 凡亚楠.华中科技大学 2019
[5]基于成都少城街道和院落空间的宽窄巷子原真性研究[D]. 张菡瑶.西南交通大学 2019
[6]廊空间在历史街区活化中的应用研究[D]. 曾祥珂.长江大学 2017
[7]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柔性边界设计研究[D]. 郑杰.湖北工业大学 2017
[8]城市工地边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D]. 刘云军.东南大学 2017
[9]城市广场柔性边界设计研究[D]. 张倩茹.山东建筑大学 2016
[10]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 谢宏杰.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0106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筑角度的边界
第2章柔性边界的相关概念及特性10图2-1建筑角度的边界图2-2几何角度的边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图2-3规划角度的边界图2-4灵活流动的边界(资料来源:网络https://baidu.com/)(资料来源:网络https://baidu.com/)2.1.2边界效应的概念边界的存在对相关联的区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称为边界效应。例如生物学中的边界又称群落交错区,是种群竞争的交叉地带。如图2-5所示群落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往往比未交错的区域多,且种群密度也较大。图2-5生物交错区的边界效应(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第2章柔性边界的相关概念及特性10图2-1建筑角度的边界图2-2几何角度的边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图2-3规划角度的边界图2-4灵活流动的边界(资料来源:网络https://baidu.com/)(资料来源:网络https://baidu.com/)2.1.2边界效应的概念边界的存在对相关联的区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称为边界效应。例如生物学中的边界又称群落交错区,是种群竞争的交叉地带。如图2-5所示群落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往往比未交错的区域多,且种群密度也较大。图2-5生物交错区的边界效应(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活化策略[J]. 王佳琪,耿碧徽.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01)
[2]欧洲城市街区制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理论与实践[J]. 张天尧,夏晟,张衔春. 规划师. 2017(07)
[3]城市历史街区商业业态及古建利用情况分析——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J]. 陈康琳,陈琳,张雨生.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6)
[4]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密度特征[J]. 胡晓青,蔡镇钰. 华中建筑. 2013(02)
[5]浅析环境艺术中边界与空间的关系[J]. 李名飞,傅立宪. 美与时代(上). 2012(10)
[6]外部空间中边缘空间的形态构成[J]. 向岚麟,朱克勤.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06)
[7]论边缘空间[J]. 邢忠,王琦. 新建筑. 2005(05)
[8]城市历史地区保护规划的几个要点[J]. 曲凌雁. 世界地理研究. 2004(04)
[9]物质环境设计与空间中的活动——空间中的边界效应[J]. 钟峻. 华中建筑. 2003(01)
[10]“柔性边界”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J]. 邓蜀阳,何子张. 新建筑. 2000(05)
硕士论文
[1]宜居视角下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研究[D]. 孙辉宇.苏州科技大学 2019
[2]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空心化现象及其改善对策研究[D]. 赖俊鹏.广东工业大学 2019
[3]多元共治下传统街区的“单元式”更新研究[D]. 柴晓怡.华中科技大学 2019
[4]“历史意境街区”概念创设及其规划理论研究[D]. 凡亚楠.华中科技大学 2019
[5]基于成都少城街道和院落空间的宽窄巷子原真性研究[D]. 张菡瑶.西南交通大学 2019
[6]廊空间在历史街区活化中的应用研究[D]. 曾祥珂.长江大学 2017
[7]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柔性边界设计研究[D]. 郑杰.湖北工业大学 2017
[8]城市工地边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D]. 刘云军.东南大学 2017
[9]城市广场柔性边界设计研究[D]. 张倩茹.山东建筑大学 2016
[10]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 谢宏杰.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6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