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鹭鸟生活习性的栖息地景观优化
发布时间:2022-01-15 02:08
本文分析了福建闽侯溪源江(福建工程学院段)的人为干扰、高程、坡度、生态敏感性、水禽保护价值、土壤利用价值和植被再利用价值等梯度值,同时针对定性的现状问题,基于鹭鸟不同生长时期生活习性的定量数据进行优化其栖息地湿地景观结构。依据鹭鸟筑巢、繁殖、幼鸟生长、成鸟习性等数据和资料,将场地分为生命之源、成长之迹、活动之域和知识之所4个功能区。进而,综合运用生态浮岛、生态驳岸、植被浅沟、生物滞留系统、雨水湿地技术和增加水系流程技术对水质进行净化;设计各种特色桥梁生物廊道以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利用微地形和植物景观配置达到降噪作用。探索基于科学定量数据和资料的生物栖息地景观结构优化模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40(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高程梯度分析图
人为干扰等级分析图
(1)“生命之源”功能区作为鹭鸟完成生命繁衍哺育的区域(图3)。这个区域主要根据鹭鸟求偶、交配和繁殖的生活习性需求进行设计。鹭鸟具有良好的营巢习性,每个巢穴用120~180条树枝[18]。鹭鸟倾向选择乔木冠层水平方向的中部及竖直方向的上部距离地面10~13 m枝丫构筑浅盘状巢穴。对乔木数量、灌木数量和盖度、坡向和坡度等因子没有明显的选择性[18]。由于鹭鸟交配、繁殖、孵化过程均不喜欢受干扰,本区域设计以静为主,路网比较简单,限制人群进入。该区主要考虑噪音、水源、自然条件等对鹭鸟生活繁衍的影响,鸣声是鸟类生殖繁衍的最初交流条件。(2)“成长之迹”功能区作为鹭鸟生命中重要的成长时期,该区主要考虑到破壳而出的幼鸟的成长过程,处于过渡阶段(图3)。亲鸟用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黄鳝(Monopterus albus)、蚯蚓(Pheretima)和昆虫来养育幼鸟[20]。大约2个月月龄时,幼鸟短距离地进行觅食、嬉戏等活动[21]。在该区对岸设置眺望台与休闲区,提供观赏鹭鸟的活动空间,在满足鹭鸟生存需求环境的同时,也满足游赏人群需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景观功能性连接度的生境网络优化研究——以苏锡常地区白鹭为例[J]. 吴未,冯佳凝,欧名豪. 生态学报. 2018(23)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下建设用地扩张对生境网络的影响——以苏锡常地区白鹭栖息地为例[J]. 吴未,廉文慧.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5)
[3]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基于白鹭生境网络优化视角[J]. 吴未,陈明,欧名豪. 生态学报. 2018(14)
[4]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种类及结构特点[J]. 朱开建. 厦门科技. 2007(03)
[5]福州城市绿地斑块景观结构和异质性分析[J]. 陈灿,洪伟,吴承祯,洪滔,范海兰,王萍兰.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01)
[6]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的白鹭繁殖行为和繁殖力研究[J]. 魏国安,陈小麟,林清贤,胡慧娟,陈剑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
[7]白鹭生活习性与繁殖性能的观察[J]. 黄勇,张琳,杨剑虹,徐恢仲,吕景智. 特种经济动植物. 1999(04)
硕士论文
[1]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的研究[D]. 牛俊英.河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9681
【文章来源】: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40(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高程梯度分析图
人为干扰等级分析图
(1)“生命之源”功能区作为鹭鸟完成生命繁衍哺育的区域(图3)。这个区域主要根据鹭鸟求偶、交配和繁殖的生活习性需求进行设计。鹭鸟具有良好的营巢习性,每个巢穴用120~180条树枝[18]。鹭鸟倾向选择乔木冠层水平方向的中部及竖直方向的上部距离地面10~13 m枝丫构筑浅盘状巢穴。对乔木数量、灌木数量和盖度、坡向和坡度等因子没有明显的选择性[18]。由于鹭鸟交配、繁殖、孵化过程均不喜欢受干扰,本区域设计以静为主,路网比较简单,限制人群进入。该区主要考虑噪音、水源、自然条件等对鹭鸟生活繁衍的影响,鸣声是鸟类生殖繁衍的最初交流条件。(2)“成长之迹”功能区作为鹭鸟生命中重要的成长时期,该区主要考虑到破壳而出的幼鸟的成长过程,处于过渡阶段(图3)。亲鸟用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黄鳝(Monopterus albus)、蚯蚓(Pheretima)和昆虫来养育幼鸟[20]。大约2个月月龄时,幼鸟短距离地进行觅食、嬉戏等活动[21]。在该区对岸设置眺望台与休闲区,提供观赏鹭鸟的活动空间,在满足鹭鸟生存需求环境的同时,也满足游赏人群需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景观功能性连接度的生境网络优化研究——以苏锡常地区白鹭为例[J]. 吴未,冯佳凝,欧名豪. 生态学报. 2018(23)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下建设用地扩张对生境网络的影响——以苏锡常地区白鹭栖息地为例[J]. 吴未,廉文慧.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5)
[3]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基于白鹭生境网络优化视角[J]. 吴未,陈明,欧名豪. 生态学报. 2018(14)
[4]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种类及结构特点[J]. 朱开建. 厦门科技. 2007(03)
[5]福州城市绿地斑块景观结构和异质性分析[J]. 陈灿,洪伟,吴承祯,洪滔,范海兰,王萍兰.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01)
[6]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的白鹭繁殖行为和繁殖力研究[J]. 魏国安,陈小麟,林清贤,胡慧娟,陈剑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
[7]白鹭生活习性与繁殖性能的观察[J]. 黄勇,张琳,杨剑虹,徐恢仲,吕景智. 特种经济动植物. 1999(04)
硕士论文
[1]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的研究[D]. 牛俊英.河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9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8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