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7 13:07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高速公路因其高效、灵活等优点成为该地区主要交通方式,选取可达性指标对高速公路网发展进行评价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京津冀地区土地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该地区士地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高速公路网对土地类型影响,对统筹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内的北京,天津,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石家庄,邢台,邯郸13个行政区划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年和2013年高速公路可达性和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本文以最短路径模型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京津冀地区的高速公路网数据,选取最短可达时间和加权可达时间两个评价指标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可达性普遍提高,但提高程度空间分布不均匀;高速公路可达性呈现以北京——廊坊——天津为中心向外围减弱的空间格局。加权可达时间指标的相对可达性系数比最短可达时间指标的相对可达性系数更加分散;以高速公路路网发展为基础,综合考虑地区人口,中、南部城市相对可达性有所降低。选取2000年和2013年共34景TM影像作为...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京津冀地区行政区划Fig1.1Administrativedivisionsin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

通车里程,高速公路


Fig 2.1 Traffic mileage of expresswa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根据图2.1高速通车里程可知,2000年高速公路网络处于建设初期,发展速度较慢;2000年后高速公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通车里程增长幅度较大,所以将起始时间节点定为2000年;现有统计年鉴上的资料最新至2013年数据,故将时间终点定在2013年。2.3.2路网提取和数据处理对2000年和2013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可达性分析,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仅选取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城市之间的连接是不恰当的。因为一方面在2000年京津冀地区的高速公路尚未成网,部分地区未通高速,只有低等级的国道或者省、市道连接,不能因未通高速便判断该地区的可达性差,与外界没有连接,研究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另一方面

分布图,高速公路,分布图,地图集


以京津冀地区公路交通地图册(2013)、中国高速公路和城乡公路网地图集(2013)和中国公路交通地图集(2000)为基础,利用Arcgis软件将京津冀地区内的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省道或市道(将城市辅助路划入)等公路交通网络矢量化。2000年和2013年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地区分布如图2.2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京津冀城镇群交通成本的北京极化—扩散效应分析[J]. 龙茂乾,孟晓晨.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4)
[2]北京轨道交通典型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特征分析[J]. 刘诗奇,郭静,李若溪,李强.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4)
[3]基于公路网及列车时刻表的高铁站点可达性研究——以天津市塘沽站为例[J]. 吕国玮,杨金竹,杨春志,张文新.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4)
[4]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轨道交通网络为例[J]. 郭谦,吴殿廷,李瑞,邱研.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4)
[5]北京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及可达性格局历史变化研究[J]. 王少华,钟耳顺,张小虎,郑怀海,张珣.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01)
[6]1991—2006年无锡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及转换参数分析[J]. 侍昊,薛建辉,马婉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7]北京城区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特征分析[J]. 邓羽,蔡建明,杨振山,王昊.  地理学报. 2012(02)
[8]TM遥感影像植被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组合选择——以福建省松溪至建瓯高速公路为例[J]. 郭娜,刘剑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9]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域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谢花林.  资源科学. 2011(11)
[10]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胡乔利,齐永青,胡引翠,张玉翠,吴成本,张广录,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05)

硕士论文
[1]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迁及预测研究[D]. 崔书娟.北京交通大学 2013
[2]基于可达性的京津冀地区空间结构研究[D]. 任杰珊.南京师范大学 2013
[3]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价研究[D]. 李捷.天津商业大学 2012
[4]武汉城市圈公路可达性与城镇空间结构发展研究[D]. 吴金花.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基于RS/GIS技术榆林—靖边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D]. 申圆圆.长安大学 2008
[6]基于遥感的北京山区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 李晓琴.中国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94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94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6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