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围封十年草灌景观格局动态
发布时间:2025-01-15 11:14
通过样方调查和差分GPS法,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围封10年后灌木和草本盖度、生物量动态以及植被时空分布格局的变化。结果显示:草本盖度和生物量以2010年为拐点先减少后增加,灌木盖度和生物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样地整体植被生产力显著恢复。2010年以后,样地景观格局发生变化,小叶锦鸡儿灌丛斑块表现出破碎化程度和蔓延度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认为:(1)2012年之前为干旱期,草本生产力下降,且灌、草之间的竞争关系加剧了这一过程。(2)2012年之后降水增加,草本生产力先于灌木迅速恢复;景观尺度上小叶锦鸡儿灌丛斑块破碎化程度达到最高,是小叶锦鸡儿克隆生长的扩张过程所致。(3)2012年之后为湿润时期,小叶锦鸡儿对草本的生长存在促进作用,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和重建。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调查观测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降水变化
3.2 草本和灌木盖度与生物量的变化
3.3 草灌景观格局的变化
3.3.1 景观尺度
3.3.2 斑块类型尺度
4 讨论
4.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格局及动态特征
4.2 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动态
4.3 样地景观格局变化
5 结论
本文编号:402731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调查观测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降水变化
3.2 草本和灌木盖度与生物量的变化
3.3 草灌景观格局的变化
3.3.1 景观尺度
3.3.2 斑块类型尺度
4 讨论
4.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格局及动态特征
4.2 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动态
4.3 样地景观格局变化
5 结论
本文编号:4027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027314.html
上一篇:当代首饰设计中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